二十与谢中书书.ppt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

ID:48396244

大小:12.8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19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_第1页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_第2页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_第3页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_第4页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与谢中书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谢中书书蟒河中学焦敏霞陶弘景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进行创造性地改写。2、能多角度赏析课文,体会文章之美。3、体会作者感情,激发热爱祖国山川之情,培养诗文鉴赏能力。读美学习形式:独立学习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学习形式:同桌互助学习要求:先读句子,再译重点字词,然后译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美悟美品结构层次之美赏语言意

2、境之美悟主题情感之美学习方式: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解疑释惑。学习要求:从三个方面赏析美。品结构层次之美课文采用()的结构。先用“()”总领全文,接着具体写(),最后用“()”作结,体现了结构层次之美。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品结构层次之美。赏语言意境之美(1)朗读课文,你觉得本文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文学小常识骈文,是南北朝时代形成的新兴文体。因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又俗称“四六句”。这种文体句式整齐,多用对偶,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赏语言意境之美(2)作者将隐居之地的山间美景描绘于眼前,使人如闻其声

3、,如临其境。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采用了哪些写景手法?(根据提示在课本上做标记)②同桌互助,组织语言: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_______’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分析)”给大家描绘一番。温馨提示:1、多种观察角度相结合(整体、局部,俯视、仰视、平视,远看、近看,高处、低处等)。2、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以声衬静)。3、感觉的多角度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4、多个时

4、段相结合(春夏秋冬,早中晚,雨天晴天等)。5、采用多种修辞写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等)。6、抓特征写景。7、对比与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8、虚实结合(“虚”指联想和想象)。例如: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仰视巍峨的山峰插入云端,俯视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一层绿意;水的流动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辉相映,情味盎然。有高雅情怀的人总是喜欢游山玩水,并喜欢与友人交流自己对山川之美的感受。阅读资料,结合文中抒情的句子,感悟本文的主题情感之美。资料链接:谢灵运:原名公

5、义,字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东晋时世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他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陶弘景:字通明,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自号华阳居士。每有朝廷大事,梁武帝必向他咨询,时人称“山中宰相”。悟主题情感之美写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组句子的语言高度凝练却不失生动,有声有色有形,请你选择其中一句,结合图片,大胆想象,运用一定的写景手法改用一

6、段话来描绘景物。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