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

ID:48450877

大小:10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30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_第1页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_第2页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_第3页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_第4页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重点)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2.地下水:赋存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土层中和岩石空隙中的水。与地表水相比;具有可储性,更加安全,分布更广泛。重4.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分交换。重5.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重6.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重7.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二、填

2、空(重点)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重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重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重5.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即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三、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

3、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四、简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专业.专注..word格式,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3.水

4、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重5.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答: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为小循环。6.水循环的作用?答: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另方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五、论述题1.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气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

5、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2.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第三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岩石中没有被固体颗粒所占据的那部分空间,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移通道。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3.孔隙度(N):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N=Vn/V4.裂隙:固结的坚硬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5.裂隙率:岩石中裂隙体积与包

6、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如盐岩、石膏、石灰石、白云石等)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空洞。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9.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用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10.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12.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13.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16.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专业.专注..word格式,17.

7、饱和差: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18.饱和度: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20.给水度(U):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21.持水度(S):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关系U+S=N2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24.有效应力: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二、填空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2.岩石空隙可分为松

8、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