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_复习.ppt

《论语》选读_复习.ppt

ID:48496566

大小:1.05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1-22

《论语》选读_复习.ppt_第1页
《论语》选读_复习.ppt_第2页
《论语》选读_复习.ppt_第3页
《论语》选读_复习.ppt_第4页
《论语》选读_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_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课《论语》选读《论语》选读内容概况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二、《当仁,不让于师》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五、《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六、《有教无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介绍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介绍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关系介绍孔子的生存智慧介绍孔子思想核心“仁”的学说介绍孔子对“义”的持守介绍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介绍孔子对于“学”的特殊意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掌握下列通假字。(1)仪封人请见(2)桀溺(3)是鲁孔丘与(4)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6)植其杖而芸(7)使子路反见之“见”

2、通“现”,引见之意。桀”通“杰”,形容高大。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辟”通“避”。芸”通“耘”。"反"通"返"。文言知识2、古今异议词:(1)遇丈人:古:老年男子今:妻子的父亲(2)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3)不仕无义:古: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今:没有义气3、词类活用:(1)子路从而后:(2)孔子下(3)植其杖而芸(4)止子路宿(5)不仕无义(6)欲洁其身(7)歌而过孔子:(8)而乱大伦:(9)杀鸡为黍而食之:名作动,落在后面。名作动,下车使动,插使动使....止名作动,为官使动名作动,唱歌形容词使动名作动

3、,吃(1)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拱而立表修饰你表并列罢了表顺承表顺承表转折(6)杀鸡为黍而食之(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2)而谁与易之(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4)已而、已而(5)趋而避之4、重点虚词“而”:5、该课注意翻译的名句1、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2、鸟兽不可与同群,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4、知其不可而为之了解孔子的人生态度1、积极入世;2、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3、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学以致用“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4、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真理的坚决捍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不平现实的勇敢抗争……“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面对困难敢于知难而进的积极进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作为一位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关心国家大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3、敢于和不良风气作斗争4、从身边小事做起(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心同学)《当仁,不让于师》1、掌握如下通假字。君子一言以为知    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      毋吾

5、以也鼓瑟希莫春者“知”通“智”"道"通"导" "矢"通"誓" "以"通"已" "希"通"稀" "莫"通"暮"文言知识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当仁:之武城:莞尔而笑:诽谤只,仅仅叹气的样子更加一步一步有次序地卓越、突出的样子,“尔”是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遇到,面对往、去微笑的样子予所否者: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我灾荒、荒年治理等到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等到站起来陈述

6、用谦让因此3、注意如下特殊句式或用法。博我以文:使动用法。是丘也:判断句。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4.找出课文流传下的成语和熟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欲罢不能诲人不倦当仁不让5、该课注意翻译的名句1、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2、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5、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言知识1、为下列加线词语释义(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2)是智也:____________。(3)更也:____________。(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5)人能弘道:___________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_。(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教导事物的道理这改变掩饰扩大、光大自身、自己远离河停止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1)诲女知之乎______通______。(2)如日月之食焉_______通________。(3)无欲速

8、_______通______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