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

ID:48555370

大小:4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27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_第1页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_第2页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_第3页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_第4页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0·惠州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B.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2.(2010·宣城模拟)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随“神七”一起遨游太空的有珙桐、鹅掌揪的种子各50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进行珍稀濒危林木航天诱变育种实验。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常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C.太空育种不一定就

2、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优良性状D.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植物品种,不宜采用太空育种3.(2010·都江堰模拟)圆褐固氮菌双链DNA中的某片段如图所示,若基因B发生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变成了另一个氨基酸,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TAGCTA.突变前后,基因B的编码区都是连续的,不间隔的B.基因B的突变可能发生在其结构的外显子片段C.在突变时,基因B的非编码区碱基序列也一定发生相应改变D.能识别GAATTC序列的限制酶可以将基因B从其DNA上单独切割下来4.(2010·肇庆模拟)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如在人类的1号染色体上包括以下几种基因基因控制的

3、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状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a:不产生淀粉酶7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我们不能作出下列哪一个结论(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B.他们的孩子可能是Rh阴性C.他们的孩子可能产生淀粉酶D.母亲有两对基因是杂合型5.(2010·泰安模拟)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为:甘氨酸:GGU、GGC、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经研究发现,在某基因的某位点上发生一个碱基置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密码子改变,使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

4、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突变前该基因中决定甘氨酸的碱基排列顺序为(  )6.(2010·广州模拟)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处理相似7.(2010·深圳模拟)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一定得到纯合子③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

5、体一定是二倍体④体细胞中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全部正确B.①④C.③④D.全部不对8.(2010·江浦模拟)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7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9.(2010·成都模拟)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

6、素处理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D.③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10.(2010·菏泽模拟)下列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C.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11.(2010·淮安模拟)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7、 )A.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7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12.(2010·皖南模拟)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在⑤×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