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doc

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doc

ID:4860559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9

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doc_第1页
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doc_第2页
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湿疮(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以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易于湿烂流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湿疹可参照本病护理。【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①急性湿疮。以湿热为主,常夹有外风。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泛发全身,以面部的前额、眼睑、颊部、耳轮、口周围,以及肘窝、?窝、手部、小腿、外阴、肛门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面积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继而在潮红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群集或密集成片,此起彼伏,常因搔抓,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最后痂盖脱落,露出光

2、滑红色的皮肤,并有少量的脱屑。轻者微痒,重者瘙痒难忍,成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更甚,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伴有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证。②亚急性湿疮。主要为小丘疹、丘疱疹、小片糜烂和流滋,也可有结痂或脱屑。多由急性期的潮红、水疱及液体渗出的明显消退所形成,或由慢性湿疮加重所致。亚急性较易转为慢性,一般临床上亚急性湿疮与慢性湿疮很难明显区分。一般无全身不适,或有胸闷、纳呆、便溏、苔腻、脉滑等证。③慢性湿疮。以血虚风燥,湿热蕴阻为主。皮损多呈局限性,有浸润、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中心常有抓痕、血痂及点状渗出等。其周围

3、可有散在的小丘疹。多发于手足背、小腿伸侧、肘膝屈侧、阴部、股部及肛门周围等。瘙痒剧烈,呈阵发性,以睡前或遇热时加重。病程数月或更久。或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濡细无力等证。【临症施护】   1.湿热浸淫者,保持皮损部位干燥,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针刺。   2.脾虚湿蕴、糜烂渗出时,遵医嘱中药药液湿敷。   3.血虚风燥、剧痒时,遵医嘱用耳针或艾灸止痒。【护理要点】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湿热浸淫者,室内宜干燥;脾虚湿蕴者,室温略高。   4.根据病种、病

4、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严重皮损者,使用消毒的床单、被套。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之品。   2.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禁忌食。3.不饮酒、浓茶及咖啡。【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遵医嘱服用清热利湿、健脾止痒药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2.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的止痒药物。 【情志护理】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心情,多劝慰使之情绪稳定,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并发症的护理】1.感染1)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净,及时更换床单。2)破溃处涂药注

5、意无菌操作。3)注意营养,提高免疫力。2.营养失调1)检测各种与营养有关的指标,并准确记录。2)患者饮食应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3)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4)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液体及电解质。【辩证施护】(一)湿热浸淫证(急性湿疹)1.主症:发病急、病程短,相当于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状如涂丹,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疙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抓后痒痛相兼,渗出不止。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2.施护:清热利湿,祛风止痒。(1)居住处应通风干燥;注意皮肤的清洁

6、,勿用肥皂、避免热水烫洗、烈性药物刺激剂搔抓。(2)饮食宜清淡,忌肥甘,保持大便通畅。(3)因湿疹瘙痒无休,指导患者避免烦躁,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口服止痒药。(4)若滋水较多时,可遵医嘱给予中药洗浴。(5)可在睡前按摩太白穴以镇静安神止痒。(6)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注射和接种牛痘。(7)本型可以使用硝矾散冷敷皮肤,或使用湿疹散香油调涂。(二)血虚风燥证(慢性湿疹)1.主症: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及体弱脾虚患急性湿疹者。表现为皮肤轻度潮红,有淡红色或暗红色粟粒状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反复发作者,痒重抓后糜烂渗出不止。2

7、.施护:养血祛风,清热化湿。(1)保持室内清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3)稳定患者情绪,树立康复信心。(4)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外擦,或使用丹皮酚软膏涂抹皮肤。(5)可用艾条熏患处止痒。(三)脾虚湿蕴证(亚急性)1.主症:多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损以“厚”为突出特点。皮肤粗糙肥厚,相对局限,有明显瘙痒,易倾向渗出,表面有抓痕、血痂,可伴色素沉着。可有身倦乏力,食纳不香,失眠多梦等。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缓。2.施护:清热燥湿,健脾止痒。(1)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保护皮肤。(2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本病的食物,并避免再食用。(3)让患者了解有关本病的有关知识,稳定患者的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