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及其精确度.doc

近似数及其精确度.doc

ID:48616896

大小:31.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9

近似数及其精确度.doc_第1页
近似数及其精确度.doc_第2页
近似数及其精确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近似数及其精确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似数及其精确度教学目标:1.会区别实际生活中的准确数和近似数2.了解近似数有关概念3.会确定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4.能按要求的精确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渗透归纳﹑分类的思想,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重点:会按要求精确度的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难点:对较大数的精确度及近似数的理解关键:四舍五入到要求的数位教法:引导学生探索,采用多种讨论形式。过程:一.引入举出学生身边实例如班内人数,桌上文具,课本宽度等,得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定义。又如:看下面的例子,试指出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夺得32枚金牌。(2)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3)光的

2、速度每秒约30万公里(4)2000年全国人口数约13亿(5)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金牌,开创了中国田径史上的新纪元。让学生举例并由身高引出课题。二.新课л=3.1415926······利用四舍五入法推出精确度定义(1)л≈3.14(精确到百分位或0.01)(2)л≈3.142(精确到千分位或0.001)(3)л≈3.1416(精确到万分位或0.0001)讨论:比较两种问题的区别(1)近似数3.14精确到_______(2)准确数л(精确到千分位)≈________让学生归纳出与精确度的描述性定义练习1:说出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1)132

3、.4(2)0.057(3)0.1090(4)2.7万练习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34082(精确到0.001)≈___________;(2)1.5046(精确到0.01)≈________;做个小老师:问题:6.4493(精确到个位)≈____,小明是这样做的:6.4493≈6.45≈6.5≈7你说他做得对吗?若是错的,你教他应如何做?探索1:(小组讨论)下列各数取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3千,3000,3.0×10³由3,03,30引出与近似数有关的有效数字例对于近似数9.11,0.2004,0.0520,(1)近似数9.11有3个有效数字

4、9,1,1(2)近似数0.2004有4个有效数字2,0,0,4(3)近似数0.0520有3个有效数字5,2,0总结规律:(小组讨论)给出一个近似数,如何确定它的有效数字呢?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右边末位数字,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练习3:说出下列近似数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132.4(2)0.0574(3)0.1090(4)2.7万练习4: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34082(保留3个有效数字)≈__________;(2)1.045(保留2个有效数字)≈________;探索2:按括号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1

5、4630(精确到千位)≈_______;(2)460215(保留3个有效数字)≈______.总结规律:对绝对值较大的数如何按要求取近似数呢?考考你:(小组讨论)一个同学说他的身高四舍五入得近似数约1.5米,你说他实际身高在什么范围呢?阅读:有时近似数也不总按四舍五入法得到。如某地遭遇水灾,约10万人生活受到影响,政府从外地调运一批粮食救灾,估计需要每人每天0.5千克粮食,那么估计每天调运多少粮食到灾区呢?5万千克(其中10万人是估计数,不一定是四舍五入数)又如初一(1)(2)班共108人外出秋游,想租45座的大巴,要多少辆呢?108÷45=2…18,按实际应该租3辆,用的是进一

6、法的近似数,而不是用四舍五入法。又如小红是1990年7月16日出生的,如果别人问她何时出生时,她会如何答呢?一般会讲是90年或90年7月出生的,这里用去尾法的近似数.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呢?四.作业P74.1~5评述:1、课堂设计良好,与学生关系融洽,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2、问题都能够由学生引出,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发现错误,教师针对错误分析了出错的具体情况,强调正确的解题思路。3、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考一考你中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并经教师纠正点拨,有学生得出了大于等于1.45米,小于1.55米这样的结论,很不简单。4、教学语言仍需更加准确,如在学生对

7、准确数和近似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可指出能准确表达实际情况的数就是准确数,如班中的人数。只能近似表达实际情况的数字是近似数,如课本的宽度。这样在学生有感性认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归纳能力。5、整节课讨论的范围还不够,如果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如:教师给出一系列的数字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哪些数可以准确表达实际情况,哪些数只能近似表达实际情况,然后让他们自己将他们分类并命名;在讲解难点利用科学记数法保留有效数字之前,给出两个练习(1)1.5046保留三个有效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