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doc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doc

ID:48667655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doc_第1页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doc_第2页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认识价值    1、民间文学与民众历史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窥见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高尔基: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拉法格是马克思的学生,也是他的女婿,后来成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他说:民间文学是人们的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已和朋友,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的备忘录。所以说,民间文学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在早期的各种神话、史诗,形象地传递着史前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这种都以其特有的

2、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与执着,表现出了无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阶级社会出现以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以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就成了口头文学频繁表现的重要题材。在这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对抗的天然性与农民阶级反叛的合理性都表现得十分充分,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现现着现实社会的苦难与不平,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敏锐与深刻,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它是用艺术方式口撰而成的民众生活史,它给后世人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活的生活文化史资料,从而使民间作品的价值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随着历史的延续,而愈被

3、人们当作反思的对象去加以认识、加以研究。    2、民间文学与民俗风情    民间创作,本身就是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民俗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它以一种思绪形式出现时,它是一种民俗心理、民俗观念;当它以某种行为方式出现时,就构成某种信仰活动或民俗仪式;而当它表现在人们口头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了口头创作。如牛郎织女的传说,它不仅是传说,又是一种信仰的遗留,也是一种民俗活动的实录。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民间作品,既是习俗内容,也是习俗形式。是一种风俗画。    3、民间文学与民众伦理    民间作品对人伦关系的反映也是很广泛、

4、很深刻的。其中,家、家庭、亲族关系是民间作品中经常涉及的内容,这对于认识我国家族结构的民族性特点及民众伦理观念,有独特的价值。家族,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民俗形态,是最小的社会群体。而家族关系,是人与社会开始发生联系的最早形式。家庭内部以辈份定尊卑,以血缘别亲疏。对血亲长辈的遵从,对嫡系儿孙的厚爱,对媳妇的另眼相待。因为婚姻关系唯一价值是生儿育女,接续香火。这是家族关系的特点,也是中国民众传统的观念。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家庭结构内部有两对基本矛盾:一是血亲家长与直系晚辈之间的矛盾;一是直系血亲与外性姻亲之间的矛盾。九族,是封

5、建家族的完型形态,也就是以本人为基准,上推四代至高祖,下推四代至玄孙,连本人和他们的配偶一起构成的父系血亲家族。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联姻的方式,扩展更大范围的亲族结构,“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便是封建关系的基底与内核。“朝中有人好做官”。旧时,当官的可以按照血缘亲族关系互相提携;在民间,当亲族成员的力量不足以担负某种职能时,亲族结构就会向外延伸。“结拜兄弟”,成为准血缘关系。“哥们义气”相当深厚。    4、民间文学与民众心理    透过民间文学作品,可以觅到民众传统心理的轨迹。民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影响个人心理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而

6、民族的心理结构,是历史的积层而成的。如民间信仰,扎根的土壤深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万物有灵”观念;(2)对鬼魂观念的迷信。(人是有灵魂的,醒时,与肉体合一,睡时离开---梦、守灵、化为另一物。)(3)对各种“超自然力”的盲目崇拜。出现种种祝祭仪式,形成固定时间与内容的周期纪念活动,进而演化成各种传统节日。    总之,民间文学的这种认识价值并不完全是正面的价值,但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生活史。对我们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都是有价值的。二、文学价值(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是人类文学艺术宝库中最

7、生动活泼的部分。它是民众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结晶,是民众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同时对作家的艺术生产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1、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为作家文学创造了美的形式。三、实用价值    1、原始社会民间文学的功利性    (1)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2)现现劳动生活,传授劳动经验,鼓舞劳动热情;(3)歌颂劳动,表达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2、阶级社会民间文学的抗争性    (1)反映劳动节的二重性,一方面,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另一方面,劳动又是痛苦的因素,劳动是痛苦的,进入阶级社会后,剥削阶级

8、掠夺劳动成果,给劳动人民的生活带来苦难,因此,民间文学中有歌颂劳动时,也有诅咒劳动,咒骂剥削者的作品。(2)反映生活的广泛性,a直接以劳动为主题,但又与其他生活联系;b以劳动生活为题材,表现多种主题;c其他题材作品,但紧密联系劳动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