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

ID:48668563

大小:3.40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0-01-19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_第1页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_第2页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_第3页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_第4页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专题训练 审准题意 (共58张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 审准题意[专题引语]考场优秀作文,第一要领是符合题意。而现在的作文命题是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方兴未艾,如何审好这类作文题,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和主线。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内容索引Ⅰ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Ⅱ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Ⅲ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Ⅰ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真题回放(2016·全国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

2、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满分佳作何处消得泼茶香不同于公式的堆砌,语文更像是一块茶饼,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固然能教会我们沏泡品味它的方法,但唯有生活实践才是那一瓢沸腾的汤水——语文唯有与生活相遇,才能涤荡出其中清茗的滋味。作文开头提出论点很有特色:综合了材料中的三种“途径”,在比

3、较、权衡中亮出自己的观点。亦如茶不离水,语文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论证造物之境与写物之境,终于悟得诗中三昧:唯有意境与情感均来自于现实者,方能于诗词中写出大境界。无论是太白梦中四万八千丈的云里天台,抑或是朱淑真笔下躲闪在海棠亭畔的婉转莺声,此般如梦似幻的照影惊鸿,也尽是从生活点滴中窥得。展开论证一:语文离不开现实生活。亦如茶的淡雅甘甜,语文最不能离的便是那真挚的情感。而生活正是栽培真情的一块温厚土壤。若没有那江南杏花春雨的滋润,我们又怎能听到那坎坎伐檀声中的情思惆怅?走过那零

4、雨其濛的东山,千年之前征夫离乡时落下的热泪,正滴落在我们的心上。儿时熟稔了“低头思故乡”,可唯有我们漂泊无依时才会明了,那月色下的捣衣声,是声声打在自己思乡的心上。展开论证二:现实生活是栽培语文真挚情感的土壤。诚然,课堂与书本就如细腻的瓷釉,能将语文这碗茶装点得赏心悦目,但唯有生活中的甘与苦,才是蕴含在茶中的菁华。不然,为何辞章精美的官场应词频频却遭人诟病,而一首语言固陋的《公无渡河》,却以其最真实而又痛忱的呐喊感动了无数过往世人。以上两段谈的是“生活”途径,这里用“诚然”一顿,将其他两种途径与“生活”

5、途径相比较,更加肯定了“生活”途径。唯有回归生活,我们才能触碰到最真实的语言和文字,才不会让我们的语文素养永远囿于那些空洞的说教之中。课堂与书本亦如茶盏,是承载语文的重要工具。然而,工具可以用模具打造出无数相同的模样,而那栽培茶叶的生活之土,每个人都只有那独一无二的一块。展开比较一:课堂与书本是茶盏,与“生活”之汤水的比喻巧妙组合,妙笔。“看到月亮便是思乡,目见梧桐即是悲秋”,若我们的语文真的变成了一个个公式,那一切情感的流露都只会变得苍白无力。考卷上的大雁即是思乡,殊不知那河边雁丘之上还有“问世间情为

6、何物”的窥探;书本中一篇《秋声赋》,从此秋天都等同于悲,却偏有人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无可厚非,课堂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沃土,书本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捷径,但只有融自己的真情实感于生活之中,才能沏出一碗拥有自己味道的语文香茗。展开比较二:课堂和书本必须与生活融合。诚然,课堂与书本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语文,但生活才是真正能够享用的语文。生活是去年的新雪,只待我们投以满怀的情感,去温一杯感动人心的茶。毕竟,辞藻的堆砌成就不了一首感人肺腑的《上邪》,然一颗炽热的热爱着生活的心可以。结尾在比较后又回到自己的观点上来,

7、中心更加突出、明确。作文审题阅卷专家组认为,审题是课标卷作文考查的第一个重点,因此,审题精准与否是确定作文等级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考生作文一定要与材料有关。等级如下:1.满足审题两要素的作文为二类文,分值在49~54之间。两要素是:(1)作文必须探讨“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2)作文中必须体现三条途径的“比较”。其中可以分别探讨三条途径的优缺点,也可以只谈其中一条途径,但必须有“最”“更”等字眼,才能算作者已经进行比较得出了结论,如“我认为××途径(方法)最(更)能提升语文素养”“××是提升语文素养最重

8、要(有效)的途径(方法)”等。2.只谈提升语文素养的某一途径,没有体现出“比较”的;或者用70%以上篇幅大谈“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最重要,却将其由“途径”变为“目的”的,为三类文,分值在43~48之间。3.谈提升其他素养需要材料所提三个途径的,或谈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谈如何提升的,为四类文,分值在36~42之间。4.既不谈“语文素养”,也不比较“提升三途径”的,为五类文,分值在36以下。5.在二类文基础上,有至少两个亮点的——语言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