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牧童.ppt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

ID:48711029

大小:40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9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_第1页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_第2页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_第3页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_第4页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牧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牧童蓑衣竹篙 船棹遮风 翁媪锄豆 剥莲蓬剥削认读生字:作者简介吕岩:“八仙”之一吕洞宾,吕洞宾原名叫吕岩,唐朝诗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朝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着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得道成了神仙。牧童吕岩(唐)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从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有关描写景物和描写牧童的诗句。小组合作学习1.请找出前两句诗中出现的两个动词,并思考这两个字的意思。2.六七里、三四声是确切的数字吗?3.饱饭、卧月明的意思?是谁饱饭后卧月

2、明呢?饱饭:吃饱了饭。卧月明:躺在月夜底下铺:铺开,写出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横野:辽阔的原野。弄:逗弄,写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六七里、三四声: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也有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再次品读诗句,你脑海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牧童?作者吕岩想借牧童表达什么呢?【牧童——吕岩】改写在一个月光皎洁

3、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听的“夜曲”远处,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来那是一个牧童,刚刚吃完饱饭,就连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没脱,一边吹奏着笛子,一边看着这美丽的夜景,那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子声传遍了整个草原,给原本只有自然气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时间飞快地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现在只剩下一点微弱的暗光,“精灵”们继续演奏着,但现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

4、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