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单元 冷疗法.ppt

10单元 冷疗法.ppt

ID:48733478

大小:66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20

10单元 冷疗法.ppt_第1页
10单元 冷疗法.ppt_第2页
10单元 冷疗法.ppt_第3页
10单元 冷疗法.ppt_第4页
10单元 冷疗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0单元 冷疗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单元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当肌体接受寒冷或温热的刺激时,通过皮肤内大量神经末梢传导到大脑皮质,反射性地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改变肌体多系统的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活动,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可使病人感到身体舒适、情绪稳定。第二节冷疗法一、冷疗的目的1.控制炎症扩散冷疗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缓慢,降低细胞的活力和代谢,从而控制炎症的扩散,常用于炎症的早期。2.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鼻出血和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3.减轻疼痛冷疗可抑制细胞的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

2、减轻疼痛。由于充血压迫神经末梢可致疼痛,而冷疗后血管收缩,解除压迫而止痛。常用于牙痛和烫伤等。4.降温冷疗直接和皮肤接触,通过物理作用,可将体内的热通过传导发散,从而降低体温。常用于高热、中暑病人。二、冷疗的禁忌证1.慢性炎症和深部化脓性病灶冷疗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营养不良,妨碍炎症吸收。2.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冷疗时可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3.禁用冷疗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冷疗易引起冻伤;心前区冷疗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腹部冷疗易引起腹泻;足底冷疗因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反射性地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3、。三、冷疗方法1、局部冷疗法(1)冰袋和冰囊目的:降温和预防出血。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有无漏水,布套潮湿;局部皮肤苍白、青紫立即停止使用;冰袋压力不宜太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如放于前额部时,可将冰袋悬吊在支架上,以减轻局部压力,但冰袋必须与前额皮肤接触。用冰袋降温后30分钟须测体温,并做好记录;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2)化学冰袋化学冰袋是一种无毒、无味,内装有凝胶或其他化学冰冻介质。使用时将化学冰袋放入电冰箱中冷冻,由凝胶状态变为固态,取出后置于所需部位,在常温下吸热,再由固态变为凝胶状态的可逆过程,周而复始,反复使用。2.全身冷疗法乙醇及温水擦浴

4、,是通过蒸发和传导而增加肌体散热,用于高热病人的降温。(1)乙醇擦浴1)目的:降温(体温≥39.5℃)。2)用物:治疗碗内盛乙醇(浓度25~35%;温度30~35℃)100~200ml,其余用物同温水擦浴。3)步骤:同温水擦浴。(2)温水擦浴1)目的降温。2)用物盆内盛32~34℃温水至2/3满,小毛巾2块、大毛巾、冰袋及套、热水袋及套、清洁衣裤、便器及屏风。注意:擦浴全过程时间不超过20分钟。降温后30分钟须测体温,并做好记录;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禁擦后颈部、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随时观察病人情况。乙醇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

5、过冷的刺激,使大脑皮质更加兴奋,进一步促使横纹肌收缩,致使体温继续上升。擦浴时,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在拭腋窝、腹股沟、国窝等血管处时,应适当延长时间,以利加快散热;擦浴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并及时与医生联系。侧颈→肩→上臂外侧→前臂外侧→手背;侧胸→腋窝→上臂内侧→前臂内侧→手心→边擦边按摩→用大毛巾擦干皮肤,以同法擦对侧上肢,每侧擦3min。协助侧卧→暴露出背部→下垫大毛巾→颈下肩部→臀部→穿好上衣,脱去裤子。露出一侧下肢→下垫大毛巾→髋部→下肢外侧→足背;腹股沟→下肢内侧

6、→内踝;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记录(擦浴时间、反应)。擦浴30min后测量体温,记录在体温单上,让病人休息,如体温<39℃,取下头部冰袋。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