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

ID:48757303

大小:8.21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01-22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_第1页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_第2页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_第3页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_第4页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地质学第十五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15.1喷出作用(火山构造)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活动以及冷凝的全部过程。岩浆作用的方式有两种:1、喷出作用(火山作用)2、侵入作用。第一节喷出作用(火山作用)一、火山构造15.1喷出作用(火山构造)火山喷发作用15.1喷出作用(火山构造)火山喷发作用15.1喷出作用(火山喷出物)2.液态喷出物:主要是熔浆,其次为热水溶液。常形成熔岩被、熔岩流。1.气态喷出物:主要是水蒸气占(60~90%)。此外,有CO2、SO2、N2、H2S以及少量的CO、H2、HCl、H3、NH4Cl、HF等。二、火山喷出物3.固态喷出物:主要是猛烈喷发的产物。常形成火山弹、火

2、山集块、火山砾、火山灰(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毛发火山弹火山弹火山弹15.1喷出作用(喷发类型)三、火山喷发类型2.中心爆发式火山(主要为酸性熔浆喷发)1.裂隙式火山3.中心宁静式火山(主要为基性熔浆喷发)4.中心过渡式火山(主要为中性熔浆喷发)1974年裂隙式喷发1984年裂隙式喷发中心式爆发中心式爆发15.1喷出作用(喷发类型)1.活火山2.死火山3.休眠火山维苏威火山火山口另外根据现代火山喷发活动的情况分为: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1.古火山机构:火山口、火山颈、寄生火山岩简、破火山口等。但一般较难保存,根据见到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进行判断。15.1喷出作用(

3、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2.喷发旋回:猛烈喷发、宁静喷发、间歇阶段为一个喷发旋回,常多次反复。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①放射状断裂②环状断裂③柱状节理④蝇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枕状等构造⑤玻璃质、隐晶质、斑状结构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①放射状断裂②环状断裂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①放射状断裂②环状断裂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①放射状断裂②环状断裂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

4、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③柱状节理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③柱状节理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④流纹状构造(酸性喷出岩)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⑤枕状构造水底喷发的基性熔岩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⑥气孔状构造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⑦玻璃质黑耀岩15.1喷出作用(古火山特征)四、古火山地质特征3.火山岩体结构、构造⑤斑状结构15.1喷出作用(火山分布)五、现代火山的

5、分布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0多座活火山,2000多座死火山,主要分布在下列地带:3.洋中脊和东非大裂谷及红海沿岸:即板块增生带。1.环太平洋带:即板块俯冲带2.地中海-印尼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即板块闭合带。15.2侵入作用(浅成侵入)第二节侵入作用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动,侵入到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便冷凝,结晶形成岩石的作用。分类:深成侵入(深度>5km的岩浆侵入活动)浅成侵入(深度<5km的岩浆侵入活动)。15.2侵入作用(浅成侵入)1.岩基——是巨大的不规则、窟窿状侵入岩体,面积常达几百至上万平方公里,愈往深处面积愈大。特征为:一、深成侵入岩体的产状和特征①面积巨大(大于1

6、00平方公里)主要为酸性岩浆岩。②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③有时能俘获围岩碎块形成捕掳体。15.2侵入作用(浅成侵入)一、深成侵入岩体的产状和特征2.岩株——是较小的侵入岩(小于100平方公里)。特征:①是岩基的分枝,在深部与岩基相连。②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到几平方公里。③主要为酸性岩浆岩。15.2侵入作用(浅成侵入)二、浅成侵入岩体的产状及特征1.岩床——是岩浆侵入到围岩的层面之间呈板状的浅成侵入体。特征:①岩床的上下两面和围岩的层面近于平行,厚度较均匀。2.岩盘、岩盖——岩浆上升后顺着近于水平的岩层侵入,如形态是顶平下凹的盘状称为岩盘(岩盆);如形态是底平上凸的盖状称为岩盖。多为中酸性

7、侵入岩体3.岩脉和岩墙——岩浆沿围岩裂隙侵入并冷凝而形成的狭长形浅成侵入体。规模较大,较整齐,产状近直立的,称为岩墙。各类型岩浆都能形成。②通常为基性岩浆所形成的。15.3岩浆岩的成分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O、Si、Al、Fe、Ca、Na、K、Mg、Ti等元素占总量的99%以上。若以氧化物计,则以SiO2(59.14%)、Al2O3(15.34%)、FeO(3.80%)、Fe203(3.08%)、CaO(5.08%)、Na2O(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