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

ID:48792103

大小:387.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饮酒(其五)陶渊明忆一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字,号,谥号。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诗派的代表人物。(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潜东晋浔阳柴桑《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其三)》山水田园读一读《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第五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作背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2、言。饮 酒(其五)陶渊明古体诗////////////////////译一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  酒陶渊明我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建造屋子,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心远离尘世,所在的地方自然变得僻静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偶抬头无意之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山色秀丽美好,飞鸟们结伴回巢(相伴飞回山林)。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乐趣,想要辨识却不知怎么表达。建造、构筑简陋的房屋人聚居的地方这样悠闲自得的样子庐山傍晚相伴而归。辨识美好山中气象,景致人生的真正

3、意义。用言语表达。赏一赏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及高洁的人格。一层(1--4)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二层(5--10)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叙事抒情,叙建造房屋一事,概括写出了诗人生活的环境,用一“而”字进行转折,抒内心的宁静及愉悦。议论道理,一问一答的设问,道出了“心远”与“地自”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

4、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只要调好心灵的“焦距”,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叙事抒情。叙采菊偶见南山一事,抒发了作者悠闲恬淡的感情。“见”字用得极妙,不是有意的观望,而是无意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形成物我合一的境界,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的悠闲恬淡之情。写景抒情。描写所见南山之景,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5、末尾抒情:抒发了自己从归隐生活中悟出的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陶醉和喜爱之情。练一练1.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C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A4.

7、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答:5.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2分)答:6.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不能。因为“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诗人悠闲恬淡的心境。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7.这首诗叙事,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择这四种表达方式的任何一种,并作简要评析。.8.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