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

ID:48811429

大小:9.61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27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历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粹——皮影戏11文秘活动班张晓虹1111107030古老精美的皮影戏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皮影戏时,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戏的起源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我国地方戏曲剧种很多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

2、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皮影戏的特点皮影造型俊俏大方,轮廓挺拔镌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的艺术风格皮影戏的分类皮影戏的分类比较多,有北京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北京皮影戏元、明、清建都于北京后,使北京皮影戏艺术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北京的流派和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风格。北京皮影主要特点表现在绘画雕刻和操纵技巧两个

3、方面。北京皮影以线刻见长,造型方面从京剧舞台的服饰中吸收了大量精华,使其影人更显英俊潇洒、刻意精巧。皮影戏的造型及人物皮影戏的造型主要有人物、鸟兽、山水等,而舞台道具的造型,也非常巧妙,有帷幔、城寨、房屋、亭院、车马和家具等,都呈现出丰富的环境装饰效果。人物造型分生、旦、凈、末、丑等角色,演出要依剧本,动作要配合鼓点旋律,在表演时,艺人手上要耍,嘴里要说、念、唱、逗,脚下还要制动锣鼓。皮影戏的制作我国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制作程序大多相同,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以牛皮和驴皮为佳。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

4、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类似民间剪纸,但手、腿等关节分别雕刻后再用线连缀在一起,再加上三根刷杆,一个皮影就完成了。皮影戏的道具影人:皮影人用驴皮镌刻,约30cm高,多为侧面形像,影人的头部叫“楂子”,“楂子”可以改头换面,换了“楂子”就等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影箱:装有影人,影人配备头像约400个,身子80个,环境景片若干。影台:用56尺长的板墙拼成的长方形板房。板房前面的上半部是影幕,内部行话叫“影窗”,其余三面是板墙。上面用一块苫布遮盖,留有天窗通气和放烟。皮影戏的戏班皮影戏规模很小,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凡要演皮影戏都必须先搭起一个小小

5、的戏班子。人员主要有耍影,演唱、锣鼓和四弦胡琴等五六名表演艺人组成。这五六人却要求既能操纵“影人儿”又能使用乐器,还得能够充当生、旦、净、丑各色人物的唱念。皮影戏的演出皮影戏的演出看似十分简单,不过是用灯光把影人映照在影窗上,由艺人操纵影人做各种动作构成故事情节。其实要演出一部完整的戏剧,过程较为复杂。操纵者是最为繁忙的演员,一边要手忙脚乱地耍影人,一边还要扯开嗓子,配合影人的动作演唱。戏台边的锣鼓和四弦胡琴根据耍影人的唱腔进行伴奏以突出戏剧的真实性。中国皮影艺术的对外流传早在公元十三世纪初叶,我国的皮影艺术首先传入了南亚各国,其以印度、泰国、爪哇为最盛;公

6、元十五世纪曾传入埃及,后于十七世纪由波斯辗转传入土耳其,十八世纪中叶传入欧洲各国。近几十年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西欧国家掀起的中国皮影热有增无减。目前在德国至少有近百家国立和私人博物馆收藏着中国皮影。皮影戏的现状和未来皮影戏的现状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就要失传。皮影戏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未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皮影戏的幕前幕后谢谢!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