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

ID:48824561

大小:2.0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1-30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_第1页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_第2页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_第3页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_第4页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讲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高考考情分析:1.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岩石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2.常以读图综合分析题形式,结合重大的地质事件或地质灾害,考查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以及板块构造理论;3.利用地形剖面图、示意图等考查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其实践意义;4.利用地形剖面图、示意图、景观图考查外力作用与地形,地形与河流等。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二、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三、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内力作用地

2、壳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考点地质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①②③④.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4.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A.7,aB.3,bC.2,cD.1,dB(2011·全国卷Ⅰ)读图,完成5~6题。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DC考点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理论1.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全球分为六大板块,看下图填空:A.B.C..D.E.F..CDEABF亚欧板块太平洋

3、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板块运动与地貌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D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B3.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危机。右图是全球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日本的板块交界类型是A.①B

4、.②C.③D.④D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2011年.广东文综)7.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高考链接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B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学海导航P22页8.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M、O、Q均为背斜山B.M、O、Q均为向斜山C.M、O、Q均为断层山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D9.关于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N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B.P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C.N处岩石抗侵蚀能力弱,受外力侵

5、蚀成谷D.P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B思考:地质构造、地貌、地形是同样的吗?地质构造(简称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指的是如背斜,向斜,褶皱,断层之类的名称。地貌:地貌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喀斯特地貌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这样一类的考点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学海导航P22高考链接10(2011年.广东文综).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A.该河

6、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游来沙量减少D(2011·浙江教育考试院)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1~12题。C11.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1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D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二、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三、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

7、内力作用地壳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课堂小结图X11-4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C14.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A15.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B

8、.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C[2011·北京卷]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