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

ID:48825117

大小:1.31 MB

页数:81页

时间:2020-01-30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_第1页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_第2页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_第3页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_第4页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a.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弯曲工艺与弯曲模的设计3.1概述3.2典型案例3.3弯曲工艺与模具的设计程序3.4弯曲工艺性分析3.5弯曲工艺过程3.6弯曲工艺参数计算3.7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3.8弯曲压力计算3.9弯曲模总体设计3.10其他弯曲形式与模具结构3.1概述弯曲是把平面的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和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a)压弯b)折弯c)扭弯d)滚弯e)拉弯压弯成形件压弯成形的典型形状3.2典型案例保持架零件图管线保持架,材料为Q215,大批量生产录音机机芯暂停杆,其尺寸精度应高于IT12级,材料为镀锌20F,属于大批量生产。录音机机芯暂停杆电器簧片,其尺寸精度应高于IT12级。材料为H62(半硬)

2、,大批量生产。电器簧片审图弯曲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制定毛坯尺寸计算回弹补偿量确定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凸、凹模结构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冲压设备选择冲压模装配图绘制非标零件图绘制3.3弯曲工艺与模具的设计程序弯曲模设计程序3.4弯曲工艺性分析3.4.1弯曲变形特征(1)弯曲变形过程弯曲V形件的变形过程a)毛坯b)弯曲件弯曲变形的特点(2)弯曲变形的特点在内缘与外缘之间存在着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中性层。a)窄板(B<2t)b)宽板(B>2t)弯曲区域的断面变化弯曲区域的断面变化①内、外缘的宽度②弯曲区域的厚度a)折弯线翘曲b)剖面产生畸变c)管材弯曲件的剖面畸变(3)弯曲质量分析2)弯曲时开裂现

3、象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弯曲件开裂现象——外层纤维受拉而断裂最小弯曲半径——导致材料开裂的临界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主要因素①材料的力学性能②材料的热处理状态③制件弯曲角的大小④弯曲线方向⑤板料表面和冲裁断面的质量合理零件零件不合理合理不合理材料纤维方向对弯曲半径的影响弯曲线方向弯曲件的弯曲半径小于最小弯曲半径①应分两次或多次弯曲(扩大变形区域以减小外缘纤维的拉伸率)②可预先进行退火(材料塑性较差或弯曲过程中硬化情况严重)③加热弯曲(比较脆的材料及比较小的厚度)④设计弯曲件的弯曲半径大于其最小弯曲半径3)偏移与克服偏移的方法制件弯曲时的偏移现象防止毛坯偏移的措施解决坯料在弯曲过程中偏移的两

4、种方法:1.采用压料装置(也起顶件作用);2.利用坯料上的孔(或工艺孔),在模具上装有定位销。3.4.2弯曲工艺性要求(1)弯曲件的形状与结构①弯曲有孔的坯件时,应将孔设计与弯曲线有一定的距离a或a1。弯曲件上孔壁到弯曲线的最小距离②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能太小,必须保证h≥2t。若h<2t则必须制槽口或增加直边高度,然后加工去除。弯曲件直边高度③弯曲件的弯曲圆角半径应不小于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见表3-1)。④当弯曲件的弯曲线处于宽窄交界处时,弯曲线位置应满足l≥r,若不满足,则可适当增添工艺孔、槽。对弯曲件宽窄交界处的要求a)弯曲线位置b)c)d)工艺孔、槽⑤弯曲件的形状应尽可能对称。非对称

5、形零件成双弯曲成形⑥边缘有缺口的弯曲件,可在缺口处留有连接带,待弯曲成形后再将连接带切除。添加连接带(2)弯曲件的尺寸精度①弯曲件的长度极限偏差,圆角半径的极限偏差,工件上孔中心距的极限偏差,弯曲件的公差等级。②弯曲角度公差,弯曲角度(包括未注明的90°和等边多边形的角度)的极限偏差。(3)弯曲件的材料弯曲件的选材要合理,应尽可能选择高塑性,低弹性的材料冲裁毛刺与弯曲方向a)毛刺面在内侧b)毛刺面在外侧毛刺方向的安排3.4.3案例工艺性分析保持架该制件材料为普通碳素结构钢,较利于弯曲。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孔边(弯曲线)距、弯曲直边高度、最小弯曲半径等均大于弯曲工艺要求,弯曲边缘无缺口,

6、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一般。因此,其弯曲工艺性较好。录音机机芯暂停杆该制件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较利于弯曲。制件结构较复杂,形状不对称,Ф1.4mm孔壁到弯曲线的距离<t+r,弯曲半径均为0,弯曲边缘无缺口,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其弯曲工艺性一般。电器簧片该制件材料为锡青铜,弹性好,对弯曲成形不利,回弹大,工件的尺寸精度不易保证。1.2mm×4mm的切口弯曲处宽度尺寸1.2mm较小,将影响弯曲成形凸模的强度。两侧耳弯曲处处于宽窄交界处,弯曲时易出现开裂或宽壁部的畸变,如结构许可,可在折弯处增添工艺槽。a)侧耳局部图b)添加工艺槽3.5弯曲工艺过程3.5.1弯曲工序安排原则弯曲工艺顺序应遵循

7、的原则为:①先弯曲外角,后弯曲内角。②前道工序弯曲变形必须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可靠定位,并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做好准备。③后续工序的弯曲变形不能影响前面工序已成形形状和尺寸精度。④小型复杂件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工艺,大型件宜采用工序分散的工艺。⑤精度要求高的部位的弯曲宜采用单独工序弯曲,以便模具的调整与修正。弯曲工艺3.5.2典型弯曲工序设计(1)形状简单的弯曲件a)b)c)d)一道工序弯曲成形(2)形状复杂的弯曲件a)b)c)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