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黑山寨的声音.doc

来自黑山寨的声音.doc

ID:48844564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2

来自黑山寨的声音.doc_第1页
来自黑山寨的声音.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来自黑山寨的声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来自黑山寨的声音      今天是2002年8月29日,为期十五天的黑山寨社会实践活动已近尾声。望着农家大院后葱郁的青山,听着由远及近的驴车声,还有朝夕相处半月的同学们,觉得十分亲切美好。社会实践期间,我们参观了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黑山寨中学。黑山寨中学建于1958年,位于黑山寨西部,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是昌平三十八个中学中最偏远的,也是三个纯山区学校中的一个。起初大家只是在一间庙里上课,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黑山寨中学已经过了市级化的验收,目前学校有教师46人,31人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收入比较稳定,平均150

2、0元/月,学校从不拖欠教师工资。但由于黑山寨中学没有校办工厂,而且赞助太少,办公行政经费比较紧张。黑山寨中学的王校长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经历王校长生于1954年,1973年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但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王校长的学历也渐显不足。后来王校长去北京城里半脱产学习,大专两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三年,现在王校长是全镇学历最高的一人。但由于校长年轻时代英语教学的限制,王校长的英语一直不过关,因此始终未评上高级职称。王校长自豪地说“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学生。”黑山寨中学的基础设施较好,有语音室、微机房、画室、音乐教室等。微机房里一

3、律配置了486电脑,已足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黑山寨中学比较爱护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后,学校会给其处分,毕业前尽力为其销掉处分,尽可能不开除学生,这样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中学教育。一位名叫刘酷雪的学生在学期间患了红斑狼疮,学校为其捐钱,保证了酷雪的学业,现在她已基本康复。看的出来,镇上确有许多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但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依然比城市要差不少。目前镇上的教育状况是,严格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初中毕业后基本保证升入高中、中专或技校,确保“初中不落地”。我还走访了一户人家,主人是潘大叔和潘阿姨。两个原来住北京城里,但由于种种原因

4、,只能放弃城里的生活,“守拙归园田”。但来到农村,二人却觉得这里空气清新,生活自给自足,也十分满意。他们租下了一个院子,十年两千元人民币。在院子里种黄瓜、薄荷、葫芦、苹果等,还养了几只鸡。他们一方面认为农村的生活支出较少,比在城里更节约钱;但另一方面认为农村人整体素质差,从言辞中可以听出他们对农民的轻视。我可以理解他们所处的这种状态,但对他们的采访确实让我一直很心酸很压抑。尽管没说他们在城里的生活状况,但很明显,他们双双下岗而且自己的经济能力也不允许再在城市生活下去,他们确实是被城市生活所淘汰的人。于是他们选择来到农村,却又念

5、念不忘作为一个城市人的卑微的自尊。但我更愿意认为他们是明智的,与其在城市苟且活着,不如在农村,也许更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事实上我们作为大学生,同样需要寻找自己的位置,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同样需要做出许多选择,也许一不小心也会被一些东西所淘汰。这天的采访让我压抑了许久,让我想到了许多,只是这份总结报告上难以尽诉。  这次社会实践也有一些遗憾。首先,我个人认为并未完全投入这里的生活。对于黑山寨,对于中国农民的了解始终是浮在表面的。我们在宽敞的农家大院里看书下棋打球,抱着“度假”、“旅行者”的心态走山路、进农家。其次,从这次实践可以看出我

6、们这批大学生身上的许多很弱势的地方,我们的身体素质不强,心理素质也不好。而且普遍怕苦怕累,我觉得实现理想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不怕吃苦”。但独生子女的我们却往往缺少这种品质。  实践即将结束,整理了一下十五天的活动,有一些收获,更有一些遗憾,大学生活的这段插曲将陪伴我们走过以后的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