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地方习俗.ppt

介绍地方习俗.ppt

ID:48864465

大小:39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28

介绍地方习俗.ppt_第1页
介绍地方习俗.ppt_第2页
介绍地方习俗.ppt_第3页
介绍地方习俗.ppt_第4页
介绍地方习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绍地方习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制作——第3小组樟湖蛇节组员:收集资料:吕慕涵,林泽豪整理资料:林志祥,朱泽岳汇报员:张乐颖制作:徐雨欣福建省南平市的樟湖古镇有崇拜蛇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古镇都要举办盛大的崇蛇祭拜和巡游仪式,这一天在当地也被称作崇蛇节。七夕前夕,村民将捕到的活蛇存放在蛇王庙里饲养,到初七这天,人们将蛇装在“香亭”里上街巡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巡游队伍经过每家每户都会受到热情欢迎。崇蛇巡游结束后,人们再将蛇放归自然。樟湖镇:正殿上供有三尊蛇神像——蛇王三兄弟。蛇王三兄弟身穿红袍,双脚踩着怪兽。他们的双眼一为仰视、一为俯视、一为平视。寓有洞察人间、驱祟造福之意

2、。关于蛇王爷的来历,当地有一种传说。蛇王姓连,原是一条大蟒蛇。经过修炼得道于古田的再见岭,荫庇一方。某年樟湖地区发生可怕的大霍乱,死了很多乡民,后来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条大蟒蛇出现于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驱除了瘟疫。乡民得救,后立庙奉为菩萨,从此香火不断。当地人尊称他们三兄弟为“连公”,因此,蛇王庙又称为“连公庙”。一大早,当地乡亲将巨大的蟒蛇和蛇神连公从“蛇王庙”请出巡游,他们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村民们每人都拿着一只蛇,相随在踩街队伍中间,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不少外地游客一大清早就携家带口赶到樟湖镇,与村民们共同庆祝这一年一度

3、的盛事。樟湖镇是闽江上游的一座千年古镇,当地乡亲以蛇作为崇拜的图腾,他们奉蛇为神,不打蛇,忌食蛇肉,遇到蛇时还主动为其让路。每年初七前夕,村民们将捕到的蛇存放在蛇王庙里养着,到初七这一天进行巡游活动,游蛇结束后,大家便将小蛇放归大自然,而把大蟒蛇寄养在九峰山动物园。据了解,樟湖蛇文化节,起源于当地蛇王庙的迎神赛会,是古代闽越文化的传统习俗。秦汉时期,闽中各地的先人信奉蛇神为祖先之神。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樟湖镇完整而原始的崇蛇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樟湖人以蛇作为图腾,他们不打蛇,忌食蛇肉,遇到蛇时还主动让路。蛇节文化:到了农历七月初七,樟湖就会举行第二次祭蛇神活动——

4、赛蛇神庙会。它的程序大概可以分作五步:   第一,捕蛇。农历6月,人们四出乡野捕蛇,大小轻重不论,有毒无毒都在捕获之列。乡民把捕来的蛇都敬献到蛇王庙,放到庙正中的黑色大瓮里,由专人精心饲养。人们相信,谁捕获得最多,谁就对蛇王菩萨最心诚,也就会降福于自己。第二,“坐轿”。7月7日晨,蛇王庙前己点燃起两支玫瑰色的大香,高2米,各重25公斤。乡民齐集庙前敬神,并抬来一座特制的轿,称为“神轿”或“龙亭”。轿四周用细铅丝编扎的网,罩住轿中设置的一个木制的大圆盆。   第三,出巡。7时许,蛇王菩萨巡行开始,炮铳三声,锣鼓齐鸣。队伍鱼贯而出,队列由大锣开道。旗队紧随其后。写有“行

5、雷”“连公”“肃静”“回避”的木牌并列在前,引领神轿。后随各乡乡民,每人出发前,从大黑瓮中取出一蛇,或绕脖颈或围腰间,或缠手臂,连儿童也不例外,俨然一队长蛇阵。沿街各户人家,手持香火燃鞭相迎。并与队列中人交换三支香火,名曰“分香”,以显示对蛇王菩萨沿街驱疫、降福闾里的共同敬仰。   第四,归位。蛇王菩萨出巡完毕,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被乡民恭请回庙。   第五,放生。入夜,乡民纷纷从庙中大瓮中取出蛇蟒,成群结队拥到闽江岸边,以虔诚的心情将蛇放入江中,使其返回大自然。   据说,赛蛇神这天,蛇都很温顺,一般不咬人,即使偶尔有人被咬伤,到蛇王庙中拿点香灰一抹也就好了。

6、  蛇王节的傩俗活动,既反映了古人对动物(蛇)图腾的崇拜,也显露出人类与动物(蛇)之间建立和谐、友好关系的朴素愿望,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对生物物种链条免遭破坏的关怀。赛蛇神庙会:闽人蛇崇拜在八闽大地广泛存在,表现为各种文化形态。   第一,广泛存在的蛇宫、蛇王庙。至迟在晋代,福建就建造有蛇神庙。《搜神记》载:“庸岭下北有巨蛇,长八丈余,围一丈,里俗惧以为神,立庙祀之。”此后,福建各地相继建有蛇王庙,如长汀平原里有蛇腾寺,闽侯县洋里乡有蛇王宫,福清、莆田等地也有不少蛇王庙,当地人或称之为“青公庙”。在漳州城南门外的南台庙,俗称蛇王庙。   第二,广泛存在的蛇形文饰

7、、岩画、石刻和雕刻。在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少蛇形或蛇形图案的青铜器。而漳州华安草仔山的蛇形石刻,具有母蛇、幼蛇、蛇卵所组成的生动画面。   第三,广泛存于崇蛇民俗及一些禁忌之中。福建的顺昌在元宵节时要舞龙头蛇身的“竹蛇灯”;福建船的船身画有蛇的图像至今仍偶尔可见;端午竞渡的龙舟有的是装饰蛇首;杀蛇忌用金属器具;煮蛇肉不能在灶台上煮,只能在露天下煮;若遇到蛇交尾双头时,视为大凶,看见蛇脱壳,也被视为不吉,据说要赶紧拔下一根头发,扭掉一颗纽扣,吐一口唾沫,以此来改运。   第四,广泛存在于一些神话传说之中。在大陆的22个省、自治区流传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