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ID:48876908

大小:28.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03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1页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2页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3页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4页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篇一: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问说(节选)(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

2、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

3、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学无以致疑致:招致,取得b.忌之而不愿问焉忌:避免戒除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轻:轻视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度:揣测小题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

4、3分)()①非问无以广识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③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④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⑤智者千虚,必有一失⑥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a.②③④b.①③⑤c.④⑤⑥d.①②⑥小题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3分)(2)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3分)小题1:b小题2:d小题3:(1)(用)非常难解答的事情,要将它向别人询问,来穷究别人的短处。(采分点有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穷”)(2)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或孔夫子、夫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或赏识他)。(采分点有“耻”、“下

5、问”、“贤”。)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以确定正误。题中,b项对“忌”的解释有误,应是“妒忌”之意。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审查,其中,③④是作者所要批评的一种问,⑤说的是问的原因,都不合乎题干要求,所以凡含此三句话的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

6、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事之至难解者”是定语后置句,应译为“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之人”是省略句,翻译时要将其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译为“要将它向别人询问”;“穷”是“穷究”之意。第(2)句中的“耻”是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是什么)可耻”;“下问”是“向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之意;“贤”也是意动用法,“认为(谁)高尚(或有才能)”之意。【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

7、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