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

ID:48991749

大小:1.47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_第1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_第2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_第3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_第4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结构单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纳米结构单元一、零维单元1.团簇(cluster)2.纳米微粒3.人造原子二、一维单元1.碳纳米管2.纳米棒、丝、线3.同轴纳米电缆4.纳米带5.纳米线研究进展一、零维单元1.团簇(cluster)(1)定义:是一类化学物种,指几到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粒径尺度小于1nm。是介于单个原子与固态之间的原子集合体。(2)组成:一元(含金属、非金属团簇),二元及多元原子团簇,原子团簇化合物(3)结构:以化学键紧密结合(除惰性气体外),球状、骨架状、四面体、葱状及线、管、层状等。(4)物理性质:表面效应、量子

2、尺寸、几何尺寸效应、掺杂物性等(5)研究:多学科交叉  %C60:寻找星际间分子而发现2.纳米微粒:超微粒子(ultra-fineparticle)(1) 定义:尺寸在nm量级的超细微粒,尺度在1~100nm之间,大于原子团簇,小于通常的微粒。尺寸为红血球和细菌的几分之一,与病毒大小相当。“要用TEM才能看到的微粒。”(2)性质:由微观到宏观世界的过渡区域,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特殊的微观机制→影响宏观性质(生物活性由此产生)(3) 研究:制备、合成和应用。3.人造

3、原子(artificialatom,super-atom)(1) 定义:尺寸小于100nm的、由一定数量的实际原子组成的聚集体。 包括:准0维的量子点、准1维的量子棒、准2维的量子圆盘、及100nm左右的量子器件(2)特性:(量子效应) i)与原子相似之处:a.离散的能级和电荷b.电子填充服从洪德定律ii)与原子的差别:a.含有一定数量的原子  b. 形状、对称性多种多样c. 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复杂d. 电子在抛物线形的势阱中,上层电子束缚弱(3)应用:体系的尺度与物理特征量相当量子效应→新原理、新结构二、

4、一维单元1.碳纳米管(BuckyTube 巴基管)发现: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NEC)高级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饭岛澄男(SumioIijima)利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到碳纳米管。它是由石墨薄片(碳原子排列成六角网状)卷成的具有螺旋周期的管状构造。管子一般由多层组成,两端封闭,直径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之间,长度为数微米,甚至毫米。(1)结构(石墨片卷曲,1/2富勒烯封顶)直径0.4nm~几十nm,长度一般是几十nm至数微米,甚至毫米级。Ø单壁纳米碳管(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

5、SWNTs): 含有一层石墨烯片层。直径一般为1-6nm,最小直径大约为0.4nm。因为最小直径与富勒烯分子类似,也称为富勒管或巴基管(Buckytube)。Ø多壁纳米碳管(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s,MWNTs):含有多于一层的石墨烯片层。层间距约为0.34纳米,直径在几个纳米到几十纳米。Ø碳纳米纤维(Carbonnanofibers,CNFs):结构和性能处于普通碳纤维和纳米碳管的过渡状态。它由两种不同结构的碳组成,内层是结晶石墨片层(即纳米碳管),外层是一层热解碳,中间是

6、中空管。(2)分类依构成nm管截面圆周的手性矢量(chiralvector)        不同,单壁碳纳米管分为三类。一张展平的石墨纸,以一定的角度和方向卷成无缝的管子。纳米管的直径和螺旋度(helicity)可用手性矢量(n,m)唯一地确定。a1,a2夹60°角,na1+ma2矢量即为手性矢量。沿与该矢量垂直方向为轴向,将原点与矢量端点重合,即得(n,m)型碳纳米管。(3)特性i)电子特性:n,m值,即直径和手性角q值对纳米管的性能影响很大。碳纳米管的电特性随分子结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量子限域,只能

7、沿着轴向运动),没有其他任何材料在分子结构不同时具有如此不同的特性。½n-m½=3qq为整数时,(n,m)纳米管为金属性的(无能隙)。Ø单臂纳米管均为金属性(n=m)Ø手性和锯齿纳米管中部分为金属性的(以上两种情况占小直径纳米管的1/3)Ø手性和锯齿纳米管中部分为半导体(有限带隙):纳米管直径变大,带隙变小→大直径时均为金属性(锯齿形碳纳米管的能隙反比于管半径的平方)共轴的金属-半导体、半导体-金属纳米管对是稳定的Þ全碳电子元件(微型化、高性能、低能耗)ii)力学特性:<单壁纳米管的抗张强度比钢高100倍

8、,但密度只有钢的1/6。其拉力强度是大多数合金的25倍→复合材料的增强剂iii)化学等方面纳米管作为模板→纳米丝?贮氢、电池等用途碳纳米管的应用Ø碳纳米管阵列体系→场发射器件Ø单壁碳纳米管的压电系数高→人工肌肉Ø碳纳米管+电极→纳米镊子(nanotweezer)Ø半导性单壁碳纳米管→化学传感器Ø碳纳米管线路→器件微型化Ø碳纳米管的弹性→纳米秤(飞克级的病毒)(4)制备目标:①连续批量生产;②结构分布均匀且可控;③成本低,适宜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