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讲稿.doc

血管超声讲稿.doc

ID:48993036

大小:7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6

血管超声讲稿.doc_第1页
血管超声讲稿.doc_第2页
血管超声讲稿.doc_第3页
血管超声讲稿.doc_第4页
血管超声讲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管超声讲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管超声讲稿第一节、颈部动脉超声检查㈠超声检查观测内容①血管走行、管腔有无扩张或狭窄②内膜厚度、回声、是否光滑③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④血流动力学改变⑤疗效评价㈡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适应症:①颈动脉粥样硬化症,包括颈动脉狭窄、闭塞;②椎动脉病变,如椎动脉狭窄、闭塞,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等。③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④颈动脉栓塞和血栓等;⑤颈动脉术后的观察随访,如颈动脉支架、内膜剥脱术后的长期临床随访观察等;㈢颈动脉超声的检查方法:受检者仰卧位,颈后置一低枕,头略向后仰,偏向检查对侧。多选线阵探头,频率5-7.5MHz,但起始部位置较深,可选用3.5-5

2、MHz凸阵探头,沿血管体表投影位置,依次检查,记录血管走行、管径、内膜厚、斑块大小、位置、回声剂血流情况。多普勒检查时尽量减小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CDFI检查时,Scale、Gain、Filter不要过高或过低。取样门约占管腔的1/3-2/3,颈总动脉测量点应在分叉下1-2cm处,颈内动脉应在分叉上1cm处。㈣诊断标准1.正常颈动脉声像图:①二维超声表现: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结构。正常颈动脉内径左、右两侧大致相等。颈动脉壁分为三层:内膜、中膜、外膜;内膜层超声显示为中等回声,显示的是血管内膜及其与血管腔间的界面回声;内膜与外膜间的间质层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外膜

3、层为强回声。内膜薄、平整与外膜平行。血管内血液呈无回声。可见动脉管壁的搏动。颈动脉超声二维图像上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内径、内-中膜的厚度(IMT)(内膜内表面至中膜外表面的厚度)。正常IMT<0.8mm,IMT>0.8mm异常。当IMT>1.3mm,认为硬化斑块形成。有报道,通常颈总动脉IMT<1mm,分叉处IMT<1.2mm。观察血管的走行,管腔及管腔内的形态有无异常。见表1。②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正常颈动脉纵切彩色血流显示管腔血流充盈良好,管腔中央血流流速高,血流信号色彩明亮。靠近管壁血流流速偏低,颜色较中央暗淡。在整个心动周期中,颈动脉的彩色血

4、流显示为稍有变化、忽明忽暗的彩色血流。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管径局限性膨大,可以出现轻度湍流,彩色多普勒检查表现显示为颜色不一的紊乱血流。③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正常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根据血管供应的组织不同有所区别。正常颈总动脉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收缩期双峰、舒张期持续、正向血流的特征。颈外动脉供应颜面部,分支多,循环阻力大,表现为高阻力型血流。收缩期峰值频移曲线上升速度快,呈尖峰状,加速度时间短,减速舒张期血流阻力大,舒张期正向血流速度低于颈内动脉。颈内动脉供应颅内血流,颅内动脉有丰富的动脉吻合支,血流阻力小,呈低阻力型频谱。表现为收缩期血流之后出现一个较高流速的舒张期持

5、续、正向血流。颈内外动脉鉴别见表2。表1年龄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年龄内-中膜的厚度(mm)31-400.76±0.0741-500.81±0.0751-600.83±0.0961-700.88±0.12(chou,etal1987)表2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项目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解剖位置后外侧前内侧管径大小分支无有频谱形态低阻力型高阻力型颞浅动脉拍击试验舒张期血流搏动振幅↑舒张期血流搏动振幅↑↑2.正常椎动脉超声声像图:①二维超声表现:扫查至颈动脉分叉部时,探头向后外方移动,显示两个横突的低回声后寻找两个横突孔间的椎动脉。椎动脉内膜光滑,壁呈弱、等回声,腔内呈无回声。

6、椎动脉颅外段分三段,长轴切面可以清晰显示从锁骨下动脉的起始部至第6颈椎的椎动脉近段;椎动脉入横突孔内为椎动脉中段;寰椎段为椎动脉的远段。正常椎动脉内径见表3。②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椎动脉纵切彩色血流显示管腔血流充盈良好,管腔中央血流流速高,色彩明亮。中段椎动脉血流表现为节段性规则的血流信号。③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大多数情况下,椎动脉是低阻型动脉,多普勒波形表现为收缩期缓慢上升的血流频谱,明显舒张期正向血流和宽频带。94~96%的患者椎动脉颅外段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血流参数见表4。表3正常椎动脉椎间段管径(mm,X±1.96s)20-30岁40-49岁﹥60岁左

7、2.58-4.262.52-4.552.51-4.54右2.28-4.002.30-4.162.31-4.34表4正常椎动脉血流参数女性男性PSV(cm/s)47.72±13.1545.39±11.03TAV(cm/s)27.24±7.7824.74±6.96EDV(cm/s)16.86±5.3615.89±4.8RI0.63±0.060.65±0.07PI1.13±0.241.21±0.283颈动脉硬化性病变:本病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逐渐出现内膜增厚、钙化、血栓形成,致使管腔狭窄、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标准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测量方法有形态学

8、法和血流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