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

ID:49028937

大小:2.77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2-27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_第1页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_第2页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_第3页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_第4页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适宜技术项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      1. 拔罐疗法………………………..1      2. 电针疗法………………………..93. 艾灸疗法……………………….144. 贴敷疗法……………………….185. 药物熏洗疗法………………….216. 郑氏伤科治疗手法…………….237. 针刀技术……………………….388.耳穴压豆法…………………….459.中药塌渍疗法………………….4810.中药烫熨疗法………………..4911.火疗…………………………..5012.药棒穴位按摩疗法…………..53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拔

2、罐疗法一、拔罐疗法的中医理论原理1.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拔罐通过对机体局部的良性刺激,再依靠人体自控调节系统的传达与调节,从而起到调整某些脏器功能的作用,使之达到扶正祛邪、阴阳平衡的功效。2.疏通经络、宣通气血:经络是运行营卫气血的通路,当出现经络的运行不畅或气血的偏盛偏衰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之,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亦缓缓通过其穴,而复其流行。从而营卫调和,经络疏通,增强体质。3.活血散瘀、除湿逐寒:拔罐疗法通过对腧穴局部的负压吸附作用,使

3、体表组织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则瘀血化散。4.除湿逐寒、拖毒排脓:由于负压吸附作用不仅可以吸出肌肉血脉中的风寒湿气,达到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更可使毒气郁结,恶血淤滞之症,毒血吸出,瘀阻消散,托毒排脓,改善症状。二、拔罐疗法常用的器具1.竹罐2.陶瓷罐3.玻璃罐三、拔罐疗法常用体位与操作规程(一)常用体位1.卧位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应用范围广泛,常用的有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对初诊、年老体弱、小儿和有过敏史、晕针史的患者,均宜采用卧位。可分以下三种卧位。(1)仰卧位:

4、患者自然平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摆于身体两侧。取头、面、胸腹、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及手足部位的穴位时均可采用此体位。(2)俯卧位:患者俯卧于床上,两臂平摆于身体两侧,颌下垫一薄垫。这是最常用的体位。取头颈、肩背、腰骶及下肢后侧诸穴时可采用此体位。(3)侧卧位:令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同侧下肢呈屈曲状,对侧的腿自然伸直,双上肢屈曲放于身体的前侧,适用于周身除接触床的各个部位。2.坐位应用范围较广,一般让患者端坐于方凳上,两腿自然下垂。适用于取颈、胸背、腰及肩臂部穴位、下肢穴位(如膝眼等)或胸背部同时拔罐。一般来说

5、,有条件采用卧位则不选用坐位,以防罐具脱落损坏或晕罐等不良反应。肩、腰、骶部穴位,既可选坐位,也可选卧位,有时先选坐位,后改卧位,或反之。应根据情况而定。(二)操作规程1.材料制备(1)燃料:①乙醇溶液:火罐是以火热作为排气手段的。因此在拔罐时常选用浓度为75%—9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为燃料具有热能高、火力旺,能迅速排除罐内空气,负压大,吸附力强等特点,当盖罐后火便速灭,不易烫伤皮肤。②纸片:是拔罐较为常用的燃料,在应用中应选择质薄易燃纸,不易选用厚硬及带色纸,因其燃点低,热力不够,影响排气,如有不慎

6、,还会出现结炭坠落而烫伤皮肤,故一般不宜选用。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2)消毒清洁用品:酒精脱脂棉球是常用的消毒清洁用品。术前用以清洁皮肤、消毒罐具,拔罐时用以燃火、排气。在拔罐过程中,有时可因失误而烫伤皮肤,故在术前还需准备一些纱布敷料、医用胶布、烫伤药膏之类,以作应急之用。(3)针具:在拔罐治疗时,有时需用针罐、刺血罐、抽气罐,所以需要准备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4)润滑剂:是接受治疗前涂在施术部位和罐口的一种油剂,以加强皮肤与罐口的密度,保持罐具吸力。一般选用凡士林、石蜡油、植物油等做润滑剂

7、。有时用走罐为提高疗效,还选用具有药性的油剂,如红花油、松节油、按摩乳等,以增强活血功能。适用润滑剂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有保护皮肤避免烫伤的作用。2.清理吸拔部位若应拔部位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拔罐前宜用消毒的温湿毛巾擦拭,以减少漏气和烫伤;若应拔部位凹凸不平或有多头痈、溃疡等症,宜采用面垫法;若患部因疮疡而干硬者,宜预先用消毒湿毛巾浸软,可以避免拔罐时疼痛,而且能吸拔得深入、彻底。如果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处拔罐时,应预先剃除毛发,然后在应拔部位涂适量的凡士林或采用面垫;如果患者不

8、愿剃或不能剃时,也可试用热肥皂水将毛发、皮肤洗净后涂适量的凡士林或垫面垫拔罐。新罐初用、瘦弱患者及在骨骼突出处拔罐时,为防止罐口损伤皮肤或漏气,可在罐口涂少许凡士林;小儿拔罐时,必须在应拔部位涂一层凡士林或贴一块湿布片(或湿纸),以免损伤皮肤。3.选择罐具根据拔罐部位的大小及治疗需要,选择相应型号的罐具。若用闪火法,应当准备几个备用罐,以便在罐口烧热时能及时更换。在寒冷季节拔玻璃或陶瓷罐时,为避免患者有寒凉感觉,应预先将罐在火上烘烤(只能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