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使用管理规定.doc

印章使用管理规定.doc

ID:49030413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印章使用管理规定.doc_第1页
印章使用管理规定.doc_第2页
印章使用管理规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印章使用管理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印章使用管理规定公司印章是企业合法存在的标志,是企业权利的象征。为了保证公司印章的合法性、可靠性和严肃性,有效地维护公司利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公司的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专项业务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业务章、售后章),所有印章必须按规定范围使用,不得超出使用范围。一、印章使用范围(一)公章的使用范围主要为:公司对外签发的文件;由公司出具的证明及有关材料;公司章程、协议;员工任免聘用、调动等。(二)公司法人章,主要用于需要加盖私章的合同、财务及报表、人事任免等各类文件。(三)财务专用章,主

2、要用于货币结算等相关业务。(四)发票专用章,在公司开具发票时使用。(五)公司合同专用章的使用范围主要为:对外合作协议、经济类合同等。(六)公司其他各职能部门专用章仅限于公司内部工作联系使用,不得对外。二、印章的管理(一)各类印章由专人负责管理:公司财务专用章由财务主管负责管理;法人个人名章由公司出纳负责管理;公司公章由财务会计负责管理;合同专用章由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管理。行政部将印章管理员备案。(二)售后部门现有2枚公司售后章在使用,由部门负责人自行保管,且承担相应责任。关于门店事业部,公司决定刻制营业部印章,如营业一部、营业二部、以数

3、字体现门店数量,依序顺延,由门店主管自行保管且承担责任。关于仓管部,为方便向上级单位发订货单,公司将另刻业务章①,由部门负责人自行保管,且承担相应责任。(三)印章保管必须安全可靠,需加锁保存,不得将印章随意放置或委托他人保管。印章管理员如因工作变动,应及时上缴印章,可由总经理指定专人代替,并办理移交手续,填写印章移交登记表。(四)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为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财务专用章、法人章必须由两人以上分开保管、监督使用,做到一人无法签发发票、汇票,一人无法提出现金。三、印章的使用(一)印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印章使用审批程序,经

4、审批后方可用章,由管理员加盖或申请人当保管员面加盖。(二)印章的使用由各管理员设立登记台账,严格审批和登记制度。(三)严禁员工私自将公司印章带出公司使用。若因工作需要,确需将印章带出使用,需填写携带印章外出申请表后,由总经理签批后方可带出,印章外借期间,借用人只可将印章用于申请事由,并对印章的使用后果承担一切责任。(四)印章管理员不得在当事人或者委托人所持空白格式化文件上加盖印章,所用材料必须填写完毕、字迹清晰正确。四、印章使用审批流程公司分财务部、渠道部、仓管部、工程部、行政部、安装部、售后部、门店事业部八大部门,其用印流程分别为:

5、财务部:申请人→部门主管→总经理→保管员工程部:申请人→部门主管→副总经理→保管员渠道部:申请人→部门主管→常务副总→保管员行政部:申请人→部门主管→总经理→保管员安装部日常工作中无需使用印章,若因工作需要,确需使用印章,按相关规定申请。售后部现有2枚公司售后章由部门负责人自行保管使用,门店事业部营业章由部门负责人自行保管使用,仓管部业务章①由部门负责人自行保管使用,一般无需使用其他印章,若因工作需要,确需使用其他印章,按相关规定申请。五、公司印章的停用(一)由下列情况,印章必须停用:公司名称变动;印章使用损坏;印章遗失或被窃,声明作

6、废。(二)印章停用时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及时将停用印章送行政部封存或销毁,建立印章上交、存档、销毁登记。六、其他事项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一)私刻印章的,发现后对当事人一律予以开除,公司除向其追偿损失外,还可以报国家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二)由于保管、使用不当致使印章发生遗失、被盗、被强或者违规、超出范围、权限使用印章而给公司造成不良后果或经济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由此发生的法律责任,公司有权向相关责任人员追偿损失。【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可编辑word,供

7、参考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