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

ID:49172484

大小:376.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9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保定模拟)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A.发源区       B.流通区C.形成区D.外围区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A.森林、草场萎缩B.地下径流增加C.沙漠面积扩大D.湖水盐度下降解析:第1题,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

2、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区域,则属于流通区;绿洲外围沙漠是外围区。第2题,大量开采煤炭,会使冲积扇区及戈壁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流入绿洲、盐湖的水量减少,则沙漠面积扩大、湖水盐度上升。答案:1.B 2.C(2019·枣庄模拟)“黄土坡、黄土塬,沟里头望不到外头的天……”歌词中的“黄土塬”是我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黄土塬地貌等高线图,回答3~4题。3.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处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③丙处修建水库④丁处平整土地A

3、.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B.植被破坏C.人类农业生产活动D.夏季的暴雨解析:第3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处为沟谷,应打坝淤地;乙处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处为塬面,应平整土地;丁处为陡坡,应植树种草,营造护坡林。第4题,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力强,是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自然动力。答案:3.A 4.D(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

4、补给。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5.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  )A.等高条播B.人工锄耕C.等高犁耕D.平整坡6.在同一坡度下,造成该地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降水强度B.风速大小C.土壤结构D.地表粗糙度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第6题,图示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的地表填洼量不同,则根源在于不同耕作措施带来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下地表的平整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降水强度、风速大小、土壤

5、结构受耕作措施影响较小,故地表粗糙度是造成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原因。答案:5.A 6.D(2019·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8.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

6、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解析:第7题,从图中①~⑤的位置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可知不同生态保护区的名称。第8题,④功能保护区的生态问题是石漠化,它的形成与多冻雨灾害天气无关。答案:7.A 8.D(2019·洛阳联考)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读表,回答9~11题。侵蚀强度等级1999年2005年2010年面积/km2比例/

7、%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低度侵蚀187.818.58153.707.0295.824.38轻度侵蚀1202.0954.89793.7036.24723.7533.05中度侵蚀601.1127.45621.6228.39685.9031.31强度侵蚀169.777.75348.8915.93377.3317.23极强度侵蚀27.981.28230.7310.54264.0112.06剧烈侵蚀1.120.0541.251.8843.071.979.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增长速度最快的侵蚀强度等级是(  )A.轻度侵蚀B.中度侵蚀C.

8、强度侵蚀D.极强度侵蚀10.元阳县水土流失极强度侵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