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

ID:49203064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1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_第3页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_第4页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合用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182例随机分为A组丙酸氟替卡松组61人、B组氯雷他定组61人和C组联合治疗组60人。A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每天早上每个鼻孔各2喷;B组予以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每日一次;C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组用法同上,14天为一疗程。我们用4分计分标准来评价鼻部症状(喷嚏、流涕、鼻塞

2、和鼻痒)的情况。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三组中的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症状评分分别为:A组1.78±0.59、B组1.83土0.62、C组1.05±0.4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与A、B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终点三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AR优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或氯雷他定片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无增多,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3、氯雷他定【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16-01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而引起的鼻部症状性疾病。随着全球暖化、空气污染、室内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变应性鼻炎发病率逐年增高[1],由于AR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常与结膜炎、中耳炎等相关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患者工作或学习成绩下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而成为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AR的防治措

4、施包括避免变应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2]oAR的药物治疗成为近年来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主要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一线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二线药物主要包括抗白三烯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炎性介质拮抗剂等。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配伍作为治疗手段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鼻用皮质类固醇已有三十余年的应用历史,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抗组胺药物由于其针对AR的I型变态反应疗效确切[3],本院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通过类固醇类药物与抗组胺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疗效,

5、现将本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本院2011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8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两周内使用类固醇激素患者,近8周内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严重的创伤或重大手术,免疫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结核病,女性妊娠患者以及不愿或无法依从本文治疗方案的患者、无法坚持全疗程的患者。1.2分组方式:将182名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组61人;B组:氯雷他定组61人;C组:联合治疗组

6、60人。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详细资料见表1。1.5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用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结果:A、B、C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症状评分明显得到改善(P<0.05),C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明显优于A、B组(P<0.05)o症状评分见表3。3讨论变应性鼻炎(allergicr

7、hinitis,AR)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出以鼻粘膜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异常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等,近年来由于气温变化、空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接触新变应原等因素AR的发生率逐年增高[5],并且多数AR患者症状较重且持续时间增加。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AR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部分难治性哮喘的主要诱因[6],因此作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对于AR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AR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AR的治疗方式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疗法、免疫疗法等,其中药

8、物治疗成为了近年来治疗AR的主要手段。ARIA指南指出,对于常年性AR和季节性AR首选治疗方式是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在变应性炎症的不同阶段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通过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弱腺体对胆碱能刺激的反应、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和干扰补体的激活,从而了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细胞因子主要是白介素的产生,并能抑制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细胞向鼻粘膜的趋化和移行,及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对外来刺激的应激能力等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