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

ID:49240844

大小:14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2-01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_第1页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_第2页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_第3页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_第4页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完璧归赵

2、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文言实词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以此知之,故欲往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⑥传之美人,以戏弄臣⑦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⑧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⑨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⑩今以秦之强而先割

3、十五都予赵以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介词)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介词)③以此知之,故欲往(凭,介词)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与“为”结合,表示认为)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⑥传之美人,以戏弄臣(来,连词)⑦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示方位,助词)⑧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用,介词)⑨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介词)⑩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凭,介词)①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成: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看着别人欺骗(×)②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译成:我与将军合力攻打

4、秦军,将军您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③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译成:想不给秦国和氏璧,就担心秦国的士兵来犯。(×)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1.不要把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消失,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译成: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和侍从,侍从都高呼希望大王万寿无疆。(×)2.不

5、需翻译的词不要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特定礼仪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例如: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译成:现在大王应该斋戒五天(×)3.该翻译的词要翻译出来例如: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译成:蔺相如捧着那和氏璧斜眼看着柱子,想要撞击柱子(×)4.该增添的内容要增添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省略句就更要把内容补充完整。例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译成:于是派他的随从故意穿着粗布衣服装作乞

6、丐,怀揣那和氏璧,偷偷地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到赵国。(×)5.不是非加不可的内容不要胡乱增添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找人可以出使秦国,没有找到(×)例如: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题)译为: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6.译句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六点:1.不要把今义当古义2.不需翻译的词不要强行翻译3.该翻译的词要翻译出来4.该增添的内容要增添5.不是非加不可的内容不要胡乱增添6.译句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1.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2.舍相如广成传舍3.乃设九宾礼于廷4.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

7、议之5.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6.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7.君何以知燕王8.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9.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10.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范方法: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司马迁: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