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作用与地貌.ppt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

ID:49262387

大小:3.7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2-02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_第1页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_第2页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_第3页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_第4页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作用与地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补充内容)201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64-462补充内容一地质作用与地貌地表形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柱风力作用搬运作用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堆积作用单一风向下发育的简单沙丘形态,它的迎风面是穹状的沙物质堆积,不断被风蚀在顶部附近堆积,在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因为两侧较低,前进速度较快,所以形成两翼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侵蚀作用峡谷瀑布流水作用搬运作用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堆积作用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侵蚀作用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堆积作用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侵蚀作用角峰冰

2、斗生物的作用风化作用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1.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

3、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我国丹霞地貌的分布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

4、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