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doc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doc

ID:49351029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doc_第1页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doc_第2页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厄运》《直面苦难》教学目标:1、品位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教学重点: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让学生对材料独立探讨以提高研讨能力,并加深对苦难的认识。学习中先以学生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学生进行两文相同相异点的比较;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后,学生拓展开去,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

2、含的哲理。学习方法指导:独立探讨,整合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二、解题:题目中的“厄运”“苦难”,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时会遇到什么?——“逆境”。三、展示学习目标: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

3、会深沉的哲理。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四、阅读《论厄运》:1、速读,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学生回答,讨论后明确:“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注意:“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

4、出最浓郁的芳香”,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2、小结,同学通过刚才找到的句子,思考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苦难呢? 明确:“无所畏惧”、“勇敢战胜”、“坚忍”。五、阅读《直面苦难》:31、速读,思考《直面苦难》中对于苦难作者阐发了哪三个观点。(幻灯片展示)明确:(1)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2)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3)

5、苦难英雄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的旋涡中。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活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的角落。2、这样看来,《直面苦难》的主旨是什么?明确: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难,它也有消极作用。六、小组讨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幻灯片展示)1、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2、阐述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区别?明确:(1)共同处:都谈到了厄运的不可避免,都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厄运,都肯定了厄运的积极作用。(2)不同点:培根强调的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英雄式的苦难;周

6、国平倡导普通人的苦难,认为面对苦难的是有“软弱天性”的普通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活中平凡的苦难。培根只承认苦难有积极的意义,但周国平认为不要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和美化苦难,因为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既能磨钝敏感的心灵,又能毁灭失意的英雄。七、拓展迁移:(一)从自然悲剧、社会悲剧、自身残疾三个方面寻找你经历、看见、听见的直面苦难的故事:1、你们能想到哪些具体的故事呢?例:海伦.凯勒在聋、哑集于一身的情况下,却能积极面对自己的黑暗与无声的世界,终成世界知名的作家与教育家;史铁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却一下子失去了双腿,但他终于能想清楚生与死的关系,对

7、自己的残疾不再怨气冲天,最终写出了《我与地坛》等出色的文章;罗斯福能在身体受到束缚的情况下,胸怀天下,终成一代巨人。2、能不能换一个角度,从自然或社会的悲剧来谈一谈直面苦难的故事呢?例:(1)、2004年的海啸中,13岁的戈希一家居住在印度安达曼和尼克巴群岛上的卡彻尔岛,他和全家人躲到了附近的小山上逃过一劫。四面海水环绕,13岁的戈希不愿坐等死亡,给叔叔一封封写发不出去的信,直至被救出。这种顽强求生的意志是人类历经劫难、繁衍至今的根本。(2)、2003年的非典中,许多像叶欣一样的医护人员,面对生命的威胁并不怯步,而是勇敢地奋斗在抗非典第一线。(

8、3)、其实《泰坦尼克号》中这们的镜头还有很多,像那对安详躺在床上的老年夫妇,像杰克非常自然地脱掉自己的衣服给露丝,并非常关心地安慰、鼓励他。在大自然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