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

ID:49371778

大小:16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05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_第1页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_第2页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_第3页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_第4页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命题工作讲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试命题工作讲座余自强2008.1.前言: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教育规律:课程目标→教科书目标→教学目标→评价目标我国国情:评价目标→教学目标梁育民:高考的本质功能性本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社会性本质是给全体考生一个公平哲学本质是妥协,成功的考试是不同需求妥协的产物一.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考试制度改革: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全面学业评价综合素质特长评价高校录取如高考(二)学业评价原则:四个有利于准确反映学生课程学业水平引导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高一级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录取新生(三)评价改

2、革1、历史:考试→测量→评价传统考试:命题和阅卷的随意性测量:考核的客观化、标准化、数量化桑代克1905年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评价:本次课改的重点,但在方法和技术上有待进一步完善2、现实:2007新高考的特点(1)原则:平稳过渡--试题和各科试卷难度稳定确保新课改的理念适度体现(2)变化:选修课程考查方案的落实--提供选考模块或选考内容,“超量命题,限量答题”以考纲为依据,避免对某一教材的倾向性注重探究性能力的考查,但尽量提供充分的条件和背景资料,难度控制第一位,探究能力考查放

3、在第二位适度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3)教育测量学仍是大规模书面考试的依据二.教育测量学对试卷的要求(一)试卷评价:1.效度-有效性,有效地反映评价目的2.信度-可靠性.即可重复性好题目多,信度高区分度高的题目多,信度高考生差异大,信度高*内容效度: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构想效度:依据考试分数做出推论和预测的准确性程度(二)试卷结构(考试说明中公布):内容结构:内容及考核水平能力结构:各学科都有各自的能力要求难度结构:不同难度题目的比例,如校内考试(水平考试、标准参照考试)

4、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7∶2∶1题型结构:各学科都有习惯使用的题型*了解:识别、再认、再现、举例说出*理解:解释、说明、推断、区别、概述、形式转换、代公式计算、收集整理信息*掌握应用:分析、综合、设计、运用、评价(三)试题1.难度-得分率: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2.区分度:对考生知识、能力的区分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高中会考0.900.700.50高考0.900.550.25区分度=总分最高的27%考生的得分率-总分最低的27%考生的得分率3.来源:自编或来自课本、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练习册,不可来自资料原题或改编

5、三.命题原则1、统一性原则-知识内容、考核水平、能力要求、题型、难度统一于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考试说明2、科学性原则-内容正确.题意清晰.配图清楚.术语符号规范.数据齐全3、教育性原则-思想性、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情感教育:STS、爱国主义等*实践能力:贴近生活、社会热点、实验4、全面性原则-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重点内容可年年考)、知识能力兼顾、题量与时间适切*学科基本能力:如英语听力、写作能力*学科迁移能力:情境变换、知识应用*探究能力-程序性知识*分析综合能力:资料分析、案例分析5、试题多样性原则*题型

6、和测试角度多样、从不同角度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客观题和主观题均衡,注意提高主观题的客观性、客观题的测试功能◎是什么-现象分析◎怎么样-结构功能分析◎需要什么条件-条件分析◎为什么-因果关系分析6、梯度性原则-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比例合适升学试卷:毕业试卷: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难度值0.90.70.5比例70%20%10%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难度值比例0.7-1.0(0.8)20%0.4-0.7(0.55)40%0.1-0.4(0.25)40%要求入手容易得高分难*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意8、创新性原则-开放题

7、和创新题,重在创新思维习惯和探究能力,拒绝特殊技巧题7、客观性原则-提高主观题的客观性、注意学生背景,以利公平和公正*探究能力:探究程序、资料分析、案例分析逻辑推理任务、项目设计*综合运用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所给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对假设作出批判性评价、表达和交流能力四、试卷分析(一)试题:1、知识点2、能力点3、考核水平4、考核角度(题型)5、自己学生的难度6、来源(二)试卷:1、知识点分布2、能力点分布3、考核水平分布4、总体难度及难度分布5、来源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