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

ID:49377085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2-05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_第1页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_第2页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_第3页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_第4页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心肌炎心电图有哪些变化心肌炎可为局限性,亦可为弥漫性。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风湿病,各种传染病如白喉、伤寒、猩红热、败血症、肺炎以及病毒感染等。不论是哪一种心肌炎,其心电图改变均大同小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传导阻滞:心肌炎可引起各种类型及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如窦房结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其中尤以房室传导阻滞为常见。上述改变多发生于急性期,可以随着疾病的恢复而消失,少数病例也可因瘢痕形成而成为持久性的。2、ST-T改变:这是心肌炎最常见的一种改变,表现为S

2、T段下移,T波平坦、双向或倒置。这些改变通常随着病情变化而演变,故在整个病程中,应多次复查EKG。ST-T改变一般在疾病恢复后消失,少数病例也可长时间存在。3、Q-T间期延长:Q-T间期代表左右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心肌炎可影响心肌复极过程,故Q-T间期延长。4、各种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最为常见。以上这些改变的发现,与心电图检查次数有关,检查次数越多,越易发现这些异常变化。心肌病的EKG特点:心肌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心肌病是指原因未明的一类心肌病。继发

3、性心肌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结节病、病毒、寄生虫等。心肌病心电图表现较多,但缺乏特异性,现归纳介绍如下:⑴心室肥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左室肥大,少数病例表现为双侧心室肥大。⑵异常Q波,类似心肌梗塞图形。在肥厚性心肌病中,有半数出现Q波,多见于V5、V6、Ⅱ、III、avF导联。⑶心肌损害:可以出现Q-T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有时也可出现冠状T或ST段抬高。⑷各种类型的异位心律及传导障碍。洋地黄类药物为什么会引起EKG改变洋地黄类制剂包括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

4、、毒毛旋花子K等。它们对EKG影响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方面:⑴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作:洋地黄制剂可以抑制细胞膜上的三磷酸腺苷酶,使“钠泵”失灵,因而不能把钠离子从细胞内泵出,致使膜内静电位升高并接近阈电位,提高了心肌的兴奋性。⑵对迷走N的作用:洋地黄类制剂能兴奋迷走N,影响窦房结,使其自律性降低。洋地黄还可延长自律细胞和心肌纤维的不应期,使激动传导速度变慢,重者还可导致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洋地黄作用与洋地黄中毒的区别在EKG上,洋地黄作用与洋地黄中毒表现是不一样的,二者临床意义也不同。EKG上出现洋地黄

5、作用表现并不代表现洋地黄已足量,例如有的病人用药量很小,心衰尚未得以纠正,就可出现洋地黄作用的表现;另有一部分人已经发生洋地黄中毒,而EKG上却无洋地黄作用征象。因此,在使用洋地黄时,应密切结合临床,全面考虑,以确定用药的增减或停药与否。仅有洋地黄作用,无洋地黄中毒表现,可以继续用药,但必须十分谨慎。如果有洋地黄中毒表现,就须立即停药。一、洋地黄作用的EKG特点:①ST-T改变: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呈斜形下垂,略向下凸,并与T波前支融合成“鱼钩状”,而使J点难以辨认。这种改变以Ⅰ、Ⅱ、av

6、F、V2-V6导联最为明显,T波振幅降低、变平、双相或倒置。②Q-T间期缩短③u波较明显二、洋地黄中毒的EKG特点:①出现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同时伴有结性逸搏。②出现频发的室早,有时可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或为多源性或成对出现的早搏,这就是洋地黄中毒的最常见表现。③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Ⅱ°AVB、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伴房室脱节或双向性心动过速。④心房颤动伴Ⅱ°或Ⅱ°AVB⑤出现Ⅱ°或Ⅱ°AVB几乎可以肯定是洋地黄。⑥室早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