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doc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doc

ID:49399463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doc_第1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doc_第2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我们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来源,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数学化;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一、从生活中来,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

2、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数学知识是从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理解和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数学内容非常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些知识的源头来自生活,所以,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一种生活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数学问题。其次,创设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一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中去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生活是数学的

3、源头,数学知识是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二、到生活中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1、处理数学问题,使之更融合于生活。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到所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这确实需要老师去引领。在新课传授时,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的过程,同时更需要让学生将数学模型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练习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练习太多,并且题型比较单一,重在知识的巩固,对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意识却比较淡薄。可以想象,这样的练习,让多数学生感觉数学只有在课堂上有用,考试时有用,一旦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就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因此,老师对练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

4、视,给学生以不同寻常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如“求平均数”,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算出平均身高,来巩固平均数=总数÷个数的这种方法。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先给出江苏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3cm,问“我们班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班中学生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小组中从前排到后排10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3com进行比较。同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但这位老师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生活中需要平均数;算平均

5、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经过老师智慧的闪动,使这一个练习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2、呈现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要留意,就会发现这些。老师要尽可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如在“认识方向”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知道了如何辨认地图中的方向后,老师出示了一张我们徐州市的城区地图,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学校的东南西北分别有哪些建筑物,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所学到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认清各个方位。然后又设计了一个帮助迷路的小明指路的活动,

6、学生也能正确指出往西走应该要往右拐弯,帮助小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这样就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生活事例,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动脑思考,真正地把数学知识用到了生活当中。3、数学概念的教学从生活原型入手。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形成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模型,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概念变得鲜明生动、通俗易懂。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从生活原型入手。比如:教师在教《按比分配》一课时,就采用了从生活实例导入的方法,屏幕出示:体育老

7、师正在上篮球课,他手里拿了16个篮球,准备分给男生、女生两队,请问怎么分?题目一出来,学生就举手回答“平均分”,此时老师没有表态,这时,又有个学生举手“给男生16个,不给女生。”顿时学生们哈哈大笑,有的学生趁机答“男生15个,女生1个,男生10个,女生6个……”女生们很不满意,争着说:“给我们女生16个,男生不给,女生15个,男生1个……”学生们争执起来,老师开始发言了:“这些分法都不大合理,最合理的方法是按照男女生人数来分比较合适。”同学们向老师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时,老师给了学生一条信息:男生女生合计18人6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