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doc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doc

ID:49448237

大小:24.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1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doc_第1页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doc_第2页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1.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B.“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

2、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D.“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B.“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员外郎、郎中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郎一般是闲职,明朝以后常有商贾士绅捐钱获得此官职。C.“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则是其副职,后来这些只是荣誉称号。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

3、司论其刑赏”。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如《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B.歃血,指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或涂抹于钟鼓之上,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如违约背叛盟友,将遭神的制裁,命如此牲。C.《周礼》是儒家经典,它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是古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影响深远。D.宗室,即国君或皇帝的宗族,中国古代也称大宗的庙为宗室,通常以与皇帝的父系血缘亲

4、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人宗室之列,历代就此规定不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推官,官名,唐朝始置,明代对推官职掌一般都说是“专掌刑名”,或者说“理刑名”。B.荫子,指子弟承荫,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C.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尊号,另外也有“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孺子是徐稚的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小。B.陈蕃非常欣

5、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C.文中的“三辅”指京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D.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舍人”始于先秦,战国及汉初指王公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才指官名。B.“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子、男、伯”。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D.“禁中”,

6、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经》,一般指《易》《诗》《书》、《礼》《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春秋》是孔子编写的鲁国史书。B.翰林院:唐始设立,其后各代无论政治地位高低,都集中了许多知识精英,如李白、王安石、李鸿章都曾是翰林中人。C.剖符:又叫“剖竹”,帝王在建国之后。为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半,作为信守的约证。D.追谥:古人为追念死去的文人,根据其生前行迹给予某种称号,带有褒扬与纪念的意义。如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7、是()(3分)A.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考中进士才有当官进爵的资格。C.“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隋代始置,六部之一。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D.“诏”是皇帝颁发的命令,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令”。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低—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