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 (2).ppt

练习2 (2).ppt

ID:49614845

大小:1.0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29

练习2 (2).ppt_第1页
练习2 (2).ppt_第2页
练习2 (2).ppt_第3页
练习2 (2).ppt_第4页
练习2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练习2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2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习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观看“神舟6号”发射升空的场景。(2)观察,思考讨论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3)通过比较得出什么情况下用“看”或“紧盯”更合适。(4)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瞅”“瞪”“瞥”“瞧”“视”“观察”“浏览”……2、教学第二部分(1)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你能举出几个吗?比比看,看谁说得最多? (2)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分别选用几个所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3、教学第三部分收看俯视仰望眺望瞻仰(

2、1)同学们找找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他们的相同点都有”看“的意思。(2)它们中那些字有”看“的意思?看、视、望、眺、瞻(3)不同点在哪里?不同点:1、“瞻”的意思是“往前或往上看”。作为一个词语“瞻仰”的意思是“恭敬地看”。2、“仰望”是“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的意思。3、“收看”就是“看”的意思,主要用于收看电视节目。4、“俯视”的意思是“从高处向下看”。5、“眺望”与“俯视”都是“从高处往下看”,但“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选择合适的词填空:仰望注视眺望俯视在一个明媚的春日的清晨,我和同学们结伴去攀登紫

3、金山。在山脚下,我们巍峨的高山,心驰神往。我们在山林中行进,小心翼翼地着四周的草木——惊蛰已过,我们必须留心刚刚冬眠醒来的蛇……登上山顶,我们远方的城市,脚下的树木、湖泊,我们心情愉快极了。4、教学第四部分下面的词语,都含有跟“看”的意思相近的字眼,你能找出来吗?如果拿不准,可以查字典。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高瞻远瞩睹物思人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登高远眺(1)自读词语。(2)说说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理解。高瞻远瞩:说人很有远见,能够知道,推测将来的事情.睹物思人: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4、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登高眺远:站在高处向远处看.学习第二题诵读与积累描写人物仪表神态的成语:风流潇洒气宇轩昂温文尔雅仪态万方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风度翩翩落落大方处之泰然习以为常诵读词语 (1)自读,读不准的可查查字典。 (2)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 (3)学生练习背诵。

5、风流潇洒:比喻人有才学,有风度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气宇轩昂:形容气度不凡,精神饱满仪态万方:形容姿态、容貌等在众多方面都姣美无比。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人精神好,气色好。威风凛凛: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畏。相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一般用于男子。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

6、大方。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习以为常: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想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看到其中的一些成语你能否想起某个人?风流潇洒、气宇轩昂——周瑜;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诸葛亮;处之泰然——孔明(上演空城计)……练习新学期,你们班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老师,你准备用哪些词语来描写他的仪表和神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