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硬伤”.ppt

作文中的“硬伤”.ppt

ID:49628504

大小:58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2-26

作文中的“硬伤”.ppt_第1页
作文中的“硬伤”.ppt_第2页
作文中的“硬伤”.ppt_第3页
作文中的“硬伤”.ppt_第4页
作文中的“硬伤”.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中的“硬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避免中考作文中的“硬伤”一、什么叫“硬伤”?所谓“硬伤”,就是出现于作文中的知识、语法、文法等方面的明显错误。“硬伤”是不论哪位阅卷老师都能看出来的,都会毫不犹豫给你扣分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尽量避免自己作文中出现“硬伤”。二、“硬伤”的表现及对策1、字数不够字数不够是最直观的“硬伤”,有些阅卷老师先看你字数够不够,再定你的作文档次。不论你作文是否完整,只要你字数不够作文就上不了高档次。对策①、事先要认真列提纲,打草稿。②、字数要宁多勿少。③、实在不行,可以抄抄阅读中的文段。④、或者说说车轱辘话,把你前段的意思换个说法写一写。2、错别字多错别字多会让阅卷

2、老师认为你语文素养低,从而影响作文档次。文章中出现“办工室”、“记的”、“难到”、“做火车回家”等常见的错别字。对策①、打好草稿后通读几遍,力争改正错别字。②、要力避常见的错别字。③、如果拿不准,可以换一种说法,如把“办公室”换成“工作的屋子”。④、千万不要出现本试卷前边基础题部分要你修改的错别字。3、卷面不整洁卷面不整洁包括:书写潦草、涂改过多、标点不规范、段前不空两格等等。卷面不整洁直接影响阅卷老师心情,想看看不清,想读读不下去,想给你高分我想也难。对策①、作文修改只能在草稿上修改。②、书写能美观的要美观,不能美观的要尽量做到工整。③、标点符号书写要规范,该占

3、一格的要占一格,该占两格的要占两格。逗号不能写得跟顿号一样。④、卷面整洁的无形中能给你增加10分!4、引用知识错误把骆驼说成马肿背,把“知识就是力量”安在高尔基头上,说鲁迅的《故乡》是散文,说都德是德国人,说联合国现任秘书长是安南等等,这些都是引用知识错误。对策①、基础知识掌握要牢固。②、自己拿不准的避开,能不写的就不写。③、实在避不开可以做模糊处理。如,有个外国哲人说过:“知识就是力量。”5、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大量使用港台、网络语言,文白夹杂,土洋结合,生造词语,不顾感情色彩和语法规范的误用等。如“哇塞”、“肿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凯旋归来”等

4、等。对策①、语言不要追求新、奇、怪。②、语言是交流的,以让对方明白为上。③、语言风格可以或平实,或优美。④、语言力求规范、准确、简明、连贯、得体。6、病句多病句的表现有很多,我们在专项训练中练习过。但有的同学在答专项训练题时成绩很好,但在作文中却不经意地写出了许多病句。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对策①、要有高度的警惕心,防止写病句。②、草稿打好后要多念念。③、多用短句子,少用复杂的长句子。④、可以用自己学到的有关病句的知识和能力辨别和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7、文体感不强记叙文中有太多的议论,议论文中有太多的记叙、描写。文体自定,并不是不要求文体,写出来的文章不能不伦不类。

5、不好判定文体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对策①、事先构思时就要确定文章体裁。②、写记叙文就要记叙、描写多,以生动形象为胜,议论性的语句要少之又少。③、写议论文就要议论多,举例要简明,点到为止,少过程性、描绘性的语句,要突出能证明论点的东西。④、记叙文要以情感人,议论文要以理服人。8、缺标题都说文章标题犹如人的眼睛,那文章缺标题就相当于人没眼睛,这是多么大的缺陷啊。一个普通的标题也胜过没有标题。对策①、打草稿时就要把标题写上。②、尽量避免先写文章内容最后再安标题的情况。③、写好文章一定要检查,看看标题等要素是否具备。④、如果想不出精彩的标题也不要空着,随便拟个标题也比空着强。

6、9、段落太少段落太少,必然造成段落太臃肿,密密麻麻的字黑压压一大片,看着就头疼。如果阅卷老师看不下去,只能给你一个马马虎虎的分数。对策①、段落数量控制在5~6段为宜。②、开头、结尾段落字数可少,中间段落字数宜多。③、段落应以思路为划分标准。④、段与段之间最好有过渡,前段与后段之间最好有照应。10、没有结尾没有结尾就是结构不完整。没有结尾是能被看出来的。故事没有讲完,理没有说透,前面的语句后面没有照应,没有总结等等,都算没有结尾。没有结尾是不当完的完了。对策①、列提纲时就要考虑到结尾。②、结尾是文章内容自然而然的收束。③、如果时间紧迫,宁愿中间内容少写一些也要把结尾

7、写上,这要比中间精彩而没有结尾强。11、没有点题句有的作文整篇没有明显的点题句,这会让阅卷老师不好判断你文章的中心。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最好不要写太含蓄的文章。没有点题句可能会被误解为中心不明。对策①、所谓点题句就是简明扼要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②、点题句尽量在标题、开头、结尾等明显的部位出现。③、点题句也可以在中间文段中反复出现,但要根据自己文章风格谨慎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