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02c.ppt

mme02c.ppt

ID:49629429

大小:30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26

mme02c.ppt_第1页
mme02c.ppt_第2页
mme02c.ppt_第3页
mme02c.ppt_第4页
mme02c.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mme02c.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纯金属的结晶2.2合金的结晶2.3金属的塑性加工2.4钢的热处理2.5钢的合金化2.6表面技术第2章金属材料的 组织与性能控制c2.5钢的合金化碳钢:价格低,但是,力学性能低,淬透性低,回火抗力差,耐热、耐低温、耐蚀等特殊性能差。合金钢:在碳钢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2.5.1合金元素与铁、碳的相互作用溶于F——形成合金F,产生固溶强化。形成碳化物——稳定性,熔点、硬度比Cm高得多,显著提高钢的强、硬度。合金渗碳体,如(Fe,Mn)3C;特殊碳化物,如Cr7C3、MoC、WC、VC、TiC。2.5.2合金元

2、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扩大或缩小A、F区——如,室温下,1Cr18Ni9为单相A,1Cr17Ti为单相F。使使共析转变点S左移→钢中P%↑,强度增加。使共晶转变点E左移→钢中出现Le'。2.5.3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1.对A化的影响减缓A化过程(Ni、Co除外)合金碳化物难熔,阻碍C的扩散,需提高加热温度,延长保温时间。细化晶粒——合金元素及其碳化物(Mn除外)阻止A晶粒长大。2.对C曲线的影响1)使C曲线右移(过冷A稳定性↑),Vk↓,淬透性↑(Co除外)正火时,S片间距↓(或→B、M),强度↑非

3、碳化物合金元素对碳钢C曲线的影响碳化物合金元素对碳钢C曲线的影响2)使Ms、Mf点下降,淬火后残余A量↑,硬度↓(Co,Al除外)3.对回火转变的影响1)提高回火稳定性(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M分解、碳化物长大、残余A转变、F再结晶被推迟到较高的温度才发生。回火温度相同时,合金钢中析出的碳化物更细小,其强度更高。2)产生二次硬化回火温度较高时析出细小、 高硬度的合金碳化物,如Mo2C ,使硬度反而提高。(韧性也大大↑)二次淬火回火时残余A中析出合金碳化物→A中C%↓→Ms、Mf↑,随后冷却时→M弥散硬化——第

4、二相(沉淀)强化3)增大回火脆性淬火钢在某一温度范围回火时,韧性明显下降。(合金钢较明显)第一类回火脆性,250~400℃,不可逆。第二类回火脆性,450~650℃,可逆,回火后快冷可避免脆化。2.5.4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合金钢的强化机制:合金F的固溶强化M位错强化细晶强化(F、M晶粒度,P片间距↓)第二相(沉淀)强化小结重点要求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机械性能的影响。2.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弥散硬化、二次硬化等概念。作业2.21)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  ),

5、说明临界冷却速度  越(  )。靠右小22)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它主要  适用于(     )钢。降低硬度,提高切削性及韧性过共析钢23)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30~50℃Ac1+30~50℃24)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消除淬火应力,调整力学性能低3.22)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No23)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的钢,能得到回火S组

6、织,具有良好的  综合机械性能。(    )No24)钢的淬透性高,则其淬透层的深度也越大。(    )Yes2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组织,也能改变心部组织和性能。(  )No作业4.19)淬硬性好的钢具有:a.高的合金元素含量b.高的含C量c.低的含C量√20)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21)直径为10mm的40钢的常规淬火温度大约为:(Ac3=780℃)a.750℃b.850℃c.920℃√上述正确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为:a.M   b

7、.F+Mc.M+P√22)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作业4.23)钢的回火处理是在: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c.淬火后进行√24)20钢的渗C温度范围是:a.600~650℃b.800~820℃c.900~950℃c.1000~1050℃√25)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a.C含量b.冷却介质c.合金元素√26)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a.C含量b.冷却介质c.合金元素√TheEndof2.5(2c)&Chapter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