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管插管技巧.ppt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

ID:49651080

大小:1.0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29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_第1页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_第2页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_第3页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_第4页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腔管插管技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几个技巧本次演示目录引言方法具体操作体会引言右侧支气管长约2cm,且右侧上叶支气管开口变异较大;而左侧主支气管长约5cm,左侧导管定位容易且安全范围大,因此绝大多数单肺通气均可选择L-DLT,除非有L-DLT插管禁忌(左主支气管狭窄、左主支气管肿瘤、左侧气管主支气管断裂、左主支气管分叉角度过大、左肺移植等)。纤支镜定位是判断和指导DLT准确对位的“金标准”,既往只能靠听诊法来判断DLT是否准确到位,但研究表明,在听诊法确认DLT到位后再以纤支镜检查时错位率高达36.1%~54.3%,它不能排除插管过浅

2、(部分小套囊在支气管口以外)或过深(导管支气管套囊以下部分超过上叶支气管口近侧缘)的情况。因此它主观性强、盲目性大、准确性低、可靠性差。为提高DLT的准确到位率,现提供几个插管技巧供大家参考。4方法措施一,支气管套囊充气法:麻醉诱导后,L-DLT通过声门后向左旋转90°,支气管套囊充气约1ml(使支气管套囊少量充盈,也能减轻导管前端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呼吸回路直接接左侧分支,手控呼吸,同时右手缓慢推进DLT,助手持续听诊右肺呼吸音,当右肺呼吸音减弱时表明支气管导管已进入左主支气管,再推进1cm右侧呼吸音基本消失,此时位

3、置基本准确。该方法简单实用,但不能完全排除置入过深的情况。方法方法措施二,吸痰管通畅法:当使用支气管套囊充气法基本判断DLT到位后,再以标有对侧DLT管腔深度标记的吸痰管插入右侧管腔,当吸痰管到达侧孔位置时继续前进,若遇较大阻力时,放空支气管套囊,如吸痰管所遇阻力毫无改善,仍无法通过标记线,则表明双腔管置入过深,右侧导管开口骑跨在隆突上或已进入左主支气管,因而吸痰管所遇阻力与支气管套囊的膨胀与否无关。此时,应将DLT回撤1cm,膨胀支气管套囊后再以上述方法判断导管是否满意就位。如此每次回撤1cm直至就位满意为止。双腔管

4、插入过深和过浅图示方法如果支气管套囊放气后,吸痰管插入时所遇阻力明显变小或能顺利通过原阻力部位,则表示DLT位置过浅,支气管套囊的膨胀部分或全部阻塞了右侧主支气管开口,此时将L-DLT送入1cm后膨胀支气管套囊,再插入吸痰管看是否仍有阻力。直至吸痰管可无阻力地伸出时,位置即大体正确。该方法结合支气管套囊充气法可大大提高DLT的准确就位率,尤其是可准确预测是否插管过深。方法措施三,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法:因为PETCO2监测在判断有无呼吸方面较听诊法更为敏感,结合前述几种方法,如结合支气管套囊充气法一并使用。

5、单肺通气时,当PETCO2接至非通气侧若无波形则说明DLT位置基本正确。该方法不能单独使用,因不能完全排除置管过浅或过深。具体操作术前访视后,根据患者情况(性别、身高)利用措施一提供的公式粗略估算插管深度。麻醉诱导成功,L-DLT进入声门后,向左旋转90°,并给予支气管套囊(蓝色套囊)充气1ml(支气管套囊充气法),呼吸回路直接接左侧分支,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探头接右侧分支(PETCO2法),手控呼吸,同时右手缓慢推进DLT,有助手时,让其持续听诊右肺呼吸音,当右肺呼吸音减弱时或PETCO2波幅突然降低时,

6、表明支气管导管已进入左主支气管,再推进1cm右侧呼吸音或PETCO2基本消失,此时位置基本准确。具体操作撤去PETCO2,再以标有对侧DLT管腔深度标记的吸痰管插入右侧管腔,当吸痰管到达侧孔位置时继续前进,若能无阻力通过标记线,则表明位置正确,否则以措施二的方法调整之。以上述方法表明位置正确后,再以咱们常用的听诊法加以佐证。体会采用上述方法的患者,经纤支镜验证后均显示对位良好,良好率达95%以上。谢谢观赏WPSOffice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此课

7、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