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

ID:49781363

大小:1.3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02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_第1页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_第2页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_第3页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_第4页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法隧道防水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佛地铁土建15标【沙涌站~沙园站】矿山法区间矿山法隧道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一、工程位置2二、线路平纵断面及周边环境2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第二章施工部署及计划6一、施工进度计划6二、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分工6三.施工准备6第三章防水总体施工方法81.施工工艺102工作面准备103.防水施工114.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1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佛地铁土建15标项目经理部22沙沙区间矿山法隧道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位置本区间沙涌站~沙园站矿山法区间(以下简称“沙沙区间”)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北,地铁沙园站西北侧,距

2、离珠江东岸一千米左右。区间起于原广州市第十一橡胶厂院内盾构吊出井,向东前行约90米,终点为沙园站北端长约20m的暗挖区间接口。具体工程位置见图2-1《标段区域位置图》图2-1标段区域位置图二、线路平纵断面及周边环境1、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本矿山法区间起讫里程为:ZDK24+428.076(YDK24+393.900)~ZDK24+520.467(YDK24+482.487)左线长92.391米,右线长88.587米。区间隧道由左、右平行段逐渐过渡到上下重叠段,初期支护的衬砌类型分别为:平行段A型,过渡段BⅠ、BⅡ型、重叠段BⅢ、BⅣ型。区间平面示意如图2-2所示线路总平面见附件

3、一隧道总平面布置图本区间位于曲线段上,左、右线曲线半径均为300m。左线(接吊出井地下三层)线路纵坡为3.2‰和2‰,拱顶覆土17.4~18.65m;右线(接吊出井地下二层)线路纵坡为27.7‰和2‰,拱顶覆土9.65m~12.3m。根据隧道断面型式、埋深及所处地质条件,本区段隧道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隧道施工对地面交通无影响。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佛地铁土建15标项目经理部22沙沙区间矿山法隧道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2-2图线路平面示意图2、线路周边环境本区间主要位于原广州市第十一橡胶厂和工业大道北路面下,隧顶地面场地平坦,隧顶上方房屋已拆除完毕。区间东侧为

4、地铁八号线矿山法区间,土建已施工完毕,2010年建成通车,与本区间最小净距约11.5m,八号线与广佛线在沙园站同台换乘;南侧与沙园站已施工部分暗挖隧道接口,其已施工堵头墙封堵厚300mm,采用I16+喷锚支护;西侧为光大橡园商业中心,该中心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1.21~16.5m,靠近区间侧其基坑采用φ1000@1200钻孔灌注桩支护,桩顶标高2.50m,地面至桩顶范围采用土钉+放坡开挖,最下面一道土钉距隧道顶约4.31m其地下室外缘距区间外缘最小距离约6.23m;北侧有一人行天桥横跨工业大道,距区间外缘约15m,桩基基础资料不详。隧道影响范围内管线均位于工业大道路面下,主

5、要有3条电信管、2条给水管、1条排水管和1条煤气管,施工期间需注意对管线的保护和监测。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本线路的工程地质剖面,区间地质由上至下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岩土层:<1>人工填土层、〈2-1B〉淤泥质土层、〈3-1〉冲积-洪积中细砂层、〈4-1〉粉质粘土层、<5-1>可塑粉质粘土或稍密粉土层、<5-2>硬塑粉质粘土或中密粉土层、<6>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层、<7>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层、<8>泥质粉砂岩中风化层、<9>泥质粉砂岩微风化层。左线隧道主要穿越<7><8><9>强、中、微风化岩层,拱顶主要为<7><8>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佛地铁土建15

6、标项目经理部22沙沙区间矿山法隧道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号岩层、局部含<5-1>夹层,右线隧道主要穿越<7><8>强、中风化岩层,拱顶基本位于<5-2><7>强风化层中。区间地质情况分布详见附图二:附图二左线隧道地质纵断面图、右线隧道地质纵断面图各地层岩性描述如下:<5-1>可塑粉质粘土或稍密粉土层:由白垩系红色泥质砂岩风化残积形成,呈紫红、棕红、土黄色等,湿,可塑或稍密状,质较纯。其天然含水量平均值=25.5%,孔隙比平均值=0.765,液性指数平均值=0.36,压缩模量平均值ES=4.44MPa;平均标贯击数11.7击。顶面标高-9.20~8.58m,顶面

7、埋深0.00~16.70m。厚度0.60~6.00m,平均2.57m。<5-2>硬塑粉质粘土或中密粉土层:由白垩系红色泥质砂岩或砂岩风化残积形成,呈紫红、棕红色,稍湿,硬塑或中密状。其天然含水量平均值=22.3%,孔隙比平均值=0.696,液性指数平均值=0.07,压缩模量平均值ES=4.87MPa;平均标贯击数21.4击。顶面标高-6.07~5.58m,顶面埋深1.10~9.20m。厚度0.40~11.00m,平均4.31m。<7>岩石强风化带:属白垩系上统水组西濠段。顶面标高-19.89~7.23m,顶面埋深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