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

ID:49873139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5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_第1页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_第2页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_第3页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_第4页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罗素演讲稿译文_极端案例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文演讲稿发表于《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我们对陌生者的责任:对一些极端道德案例的思考*本文根据布鲁士·罗素2004年10月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稿整理翻译而成。罗素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他在文章中讨论了许多西方哲学界和伦理学界耳熟能详的例子,并针对彼得·安格(PeterUnger)非传统的看法提出了批评。南京师范大学2003级文科强化班的同学参加了初稿的翻译,他们是:陆乐,朱林华,朱娜娜,陈晓,陈娟,花艳,陆晓霞,张娟,张晓庆,李莉,李媛媛。特此表示感谢。——译者布鲁士

2、·罗素(BruceRussell)陈真译一、第一个问题我首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顾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牺牲这个人的生命或者说牺牲他的一只脚,以拯救其他几个人,比如,六个人,甚至是六十个人的生命,这种做法是否允许。二、资料这里有一些相关的资料:面对一辆失去控制的有轨滑车,人们有两个选择:将一个溜冰的胖子[原文为沉重的人]推向有轨滑车使之脱轨以阻止滑车撞上其他六个人(称这项选择为“溜冰”),或者是什么都不做(称这项选择为“无为”)。在这两个选择之间,人们通常对把那个胖子推上有轨滑车的行为不予认同。然

3、而,如果加上一些其他的选项,人们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比如,改变有轨滑车的方向把它引上一个岔道,那样的结果是牺牲了三条人命(称这项选择为“岔道”);又比如,让另一辆载有两个人的有轨滑车撞上这辆失控的有轨滑车,用两个人的牺牲换取六个人的生存(称这项选择为“相撞”),这时人们就不会否定先前把一个人推上有轨滑车使之脱轨的做法了。参见PeterUnger,LivingHighandLettingDie:OurIllusionofInnocence(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4、第90至91页。同样,如果只有“无为”和“相撞”这两种选择,人们将不会选择让两车相撞从而以两个人的死亡换取六个人的生存。同上,第102页,脚注15。然而,如果加入“岔道”这个选项,使之成为一个三项选择的情景,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认为让两车相撞是错误的选择了。同上,第102页,第117页。三、对资料可能的解释对上述资料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选项的增加以某种方式迷惑了我们,使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变得不清楚了。(2)选项的增加使我们排除了那些歪曲或误导的影响,从而使我们看问题更加清楚了。在次序表述被倒

5、过来的四项选择的情景中,即当选择的次序为:“溜冰”,“相撞”,“岔道”和“无为”时,如果人们认为将那个胖子推向有轨滑车是错误的,我认为有证据支持第一种解释。安格(Unger)试图解释为何在二项选择的案例中人们的判断会被歪曲,以至使人们断定把那个溜冰的胖子推向滑车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却认为四项选择的情形(即他的所谓“解放者的假设”)可以使我们避免错误。但是如果在次序相反的四项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断定把那个溜冰的胖子推向滑车的做法是错误的,他的解释就不起什么作用了。如果引入更多的选项能使我们避免错误的话

6、,他的解释应该起作用,无论次序如何表述。我认为,当选项以“无为”,“岔道”,“相撞”和“溜冰”的次序提出来时,人们直觉上认为“岔道”这种选择是可以允许的,并认为“相撞”在道德上和“岔道”的选择类似(也许人们认为不论你使一辆滑车撞上一些人还是使一些人撞上滑车,道德上都没有什么区别),“溜冰”道德上和“相撞”类似(可能人们认为不论你把他推向滑车致使他死亡,还是使装载着他的滑车撞上另一辆滑车,道德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他们就得出结论:从道德上讲,“溜冰”这个选择类似于“岔道”,所以把那个溜冰的胖子

7、推到失控的滑车上的行为在道德上是可以允许的。如果“溜冰”比“岔道”或“相撞”的选择可以解救更多人的生命,把那个胖子推向滑车的做法在道德上甚至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如果“岔道”和“相撞”之间的相似性是促使人们对“溜冰”得出判断的动因的话,那么我料想如果你去掉“相撞”,而保留“无为”,“岔道”和“溜冰”这三个选项的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把那个胖子推向滑车的做法是错误的。正如安格所认同的,同上,第102页。如果人们首先考虑到“岔道”和“相撞”之间的相似性的话,他们的思维会被引向认为“相撞”和“溜冰”的选择

8、是允许的。但是,如果将“相撞”去掉,那么“岔道”和“溜冰”之间的差别将足以使人们认为它们在道德上是不相同的。但如果安格是正确的,既然他认为在“无为”和“相撞”两个选项中加入“岔道”可使人们免于误判,那么为什么在“无为”和“溜冰”的选项中加入“岔道”的选择不能使我们免于误判,不能使我们因此判断将那个胖子推向滑车是可允许的呢?而且,我料想在“无为”,“相撞”和“溜冰”这三项选择的案例中,大多数人会认为在“相撞”和“溜冰”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是错误的。若是这样的话,如果将“岔道”引进到“无为”和“相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