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答“孔融让梨”问题引起教育争议.doc

小学生答“孔融让梨”问题引起教育争议.doc

ID:49950577

大小:26.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03

小学生答“孔融让梨”问题引起教育争议.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答“孔融让梨”问题引起教育争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答“孔融让梨”问题引发教育争议2012-05-0310:53:38 来源:新华网浏览次数:103 网络编辑:maqian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名小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   【导语】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名小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

2、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4月19日《东南商报》)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千年,但是面对“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题目,答案是否就该是唯一的呢?上海这名小学生就给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答案,尽管他的答案最终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号。但是这个叉号并不能否定和平息孩子、网友的质疑。正如这个孩子所说的那样,他认为只有4岁的孔融不会这么做。  语文课本想通过“孔融让梨”来承担起德育教育的功能,然后给出一个“道德正确”的答案,这可以理解。问题在于,既然是道德教育,温良谦恭让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3、,诚实守信也同样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这个小学生本着讲诚信、说实话的原则,给出了“我不会让梨”的答案,却被老师判为答错了,这不是逼着他说假话、不诚信吗?为了向孩子灌输一种道德品质,就去牺牲另外一种道德品质,这种教育方式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  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没错,但是更应该通过引导和培养,而不仅仅是通过一篇课文、一道试题。用现代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孔融让梨”,答案也必然不是唯一的。   网上流传着“约翰争梨”的故事:一个美国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她的孩子都想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于是妈妈说,门前有3

4、块草坪,谁能够把草坪修剪得又快又好,谁就能得到这个苹果。最后,一个叫约翰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赢得了这个最好的苹果。  “孔融让梨”和“约翰争梨”,谁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如果让现代人来选择,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约翰争梨”而不是“孔融让梨”,因为“约翰争梨”更公平公正、更符合人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