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

ID:49962790

大小:74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05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_第1页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_第2页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_第3页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_第4页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应对新生入园焦虑新生入园教师的困惑?一、什么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Dissociativeanxiety)——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所产生的过渡焦虑和发展性的不适。主要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二、分离焦虑的表现(一)哭闹典型案例:比如有的小朋友,在第一天来幼儿园时玩的很开心,但到中午午休时间开始大哭,任何物质、精神上的奖励都无法使其停止哭闹,一直哭到下午离园为止,甚至第二天都不愿进幼儿园。二、分离焦虑的表现(二)身体不适典型案例:有的小朋友在来到幼儿园时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现象,在入园不久后便因为生病请了病假。二、分离焦虑的表现(

2、三)忧伤典型案例:有的小朋友的性格较为内向,相对文静、胆小些,不会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经常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流泪、难过。二、分离焦虑的表现(四)害怕、紧张典型案例:有的小朋友在来园时,不愿意离开妈妈,当妈妈走后小声的哭闹一段时间,经过老师的安抚,情绪渐渐稳定,但会紧紧握住老师的手,跟在老师身后,遇到小朋友过来问好或者邀约一起玩时,其表现的格外紧张,更加紧抓老师的手,有时还会躲到老师的背后。二、分离焦虑的表现(五)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典型案例:如“老师,快给我妈妈(爷爷、奶奶、阿姨)打电话!”让自己有一种安全感。三、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一)家长方面(二)幼儿方面(三)环境变化四

3、、从案例出发探究应对分离焦虑的措施(一)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首先,在入园前,家长就要做好幼儿的思想工作,同时将幼儿的生活作息尽量的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相吻合。其次,家长要言而有信。再次,家园沟通联系是帮助幼儿摆脱分离焦虑的重要手段。家长在家里说些积极的话语。四、从案例出发探究应对分离焦虑的措施(二)教师的工作对策1.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1)家访--把爱送到孩子家中(2)创设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娃娃家、全家福、丰富的桌面教具和操作材料)2、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活动节目要紧凑,动静结合,尽量减少自由活动的时间。(简单、有趣-唱名字,打招呼,简单的歌曲,自我介绍,律动走线,生活律动,

4、简单的动物模仿,读儿歌,讲故事,有趣的手工活动等)--时间的把控3、制定、实施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制度(活动时间、游戏时间、进餐、休息)4、小奖品的作用。四、从案例出发探究应对分离焦虑的措施(三)重视特殊群体1.不要忽视乖孩子如果老师对乖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正是这些“乖孩子”会在大部分孩子都适应幼儿园生活时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反复情绪。2.家长的分离焦虑(1)入园前,请家长与幼儿共同体验半天的幼儿园生活(2)在家长会上,详细的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内容(3)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尽可能的帮助家长多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照片、微信、

5、qq、平台、博客)案例分析五、新生入园时的家长焦虑:问题一:孩子在幼儿园都吃什么?怎么吃?首先,幼儿园会在保障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同时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幼儿,激发幼儿食欲。在饮水上,幼儿园以白开水为主。五、新生入园时的家长焦虑情绪问题二:我的孩子准备入园,可是如厕在家都是奶奶把,在幼儿园怎么办?●通过幼儿来园前的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大便时间。●每班门前还贴有“幼儿大便情况记录表”,家长可以在接孩子时了解孩子在园的大便情况。五、新生入园时的家长焦虑情绪问题三: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哭闹、不适应怎么办?我很不放心。●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关爱鼓励赞美,让孩子消除忧虑。●以游戏的方式

6、、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使孩子在园中的活动充实而有趣。●入园后,我们会定期进行回访,在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入园后表现的同时。。五、新生入园时的家长焦虑情绪问题四:孩子在幼儿园都干什么?表现怎么样?用最直观的方式,如照相、录像等来将幼儿的一日活动客观地记录下来,在离园时请家长观看。如“家长园地”、“家校通”、“手机短信”微信等相互交流。五、新生入园时的家长焦虑情绪问题五:我的孩子会和同伴一起玩吗?玩得怎么样?●对自始至终抱着自己的玩具玩的幼儿依恋、缺乏安全、拥抱、关注、分享●对需要老师领着她去跟小伙伴玩的幼儿自我介绍、唱名字、找朋友等●对抢别人的玩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协调、教给

7、交往方法和技能、多关注、语言引导●对因交往方式不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分析原因—生理?(牙痒、语言贫乏)心理?(发泄、好奇模仿等)六、新生的家长工作要求及沟通技巧沟通到位的三个目标(一)理解(二)信任(三)合作(四)支持(一)理解1.相互理解是家园沟通的第一个目标2.理解偏差是站位视角差异造成的3.相互理解需要教师先接纳再引导(二)信任1.信任需要理解,但理解不等于信任2.理解侧重理解沟通,信任侧重情感交流3.孩子对教师的热爱情感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