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 写作导引.doc

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 写作导引.doc

ID:49977968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3

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 写作导引.doc_第1页
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 写作导引.doc_第2页
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 写作导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 写作导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材料作文“诸子百家,远而近的力量”写作导引  导读:时下流行过洋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每到这些日子,都会看到许多中国人乐滋滋地享受着一个个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节日。而到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越来越乏人问津。过洋节无可厚非,但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回想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巨人纷出,成就震古撼今。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这无比璀璨的一笔,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当今,我们可以借鉴百家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来培育我们的独立人格、思维方式、气节观念和高尚情操。  ·热点押题·  请阅读下面文

2、字,按要求作文。  遥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礼论道,为的是明确高尚的思想,坦荡的气节。  儒家讲求入世,为世界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决然是对内心的一种肯定。道家讲究出世,在老子和庄子寥廓的宇宙中,虽然更多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但是剥开表象,隐藏着的是对生命莫大的挚爱。而品味墨家思想,它所崇尚的平等、博爱、大度、奋进、竞争、节俭、守纪律、注重自然科学,让我们体会到了对生命意义的尊重。  如若细细寻找,在诸子百家闪光的思想中,我们一定会从中找到激励自己前行的力量。  请选一位先秦哲人(不限材料中列举的)

3、的思想认真解读,结合个人思考与生活体会,以“人生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押题理由·  “让高考作文多一点文化的元素”是高考作文从不忽略的使命,而使文化解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并将它们转化为行为实践,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孕育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和传统价值。然而,如今不少人已经开始不自觉地遗弃了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很多人不再读经典,这种对文化的遗忘是让人痛心的。设置该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全面和深入思考

4、问题的习惯,反思当下,品悟人生。  此作文题,初读会觉很远,选材远在春秋战国里,在书本上,在理想追求中;而实际上,其内核离我们却很近,其实质近在生活中,在思想上,在个人品格里。虽然此作文题的设计是近年来全国卷较少见的命题作文方式,但却表现了文化素养类及人生认知类作文题的相融思考,愿君用心一试。  ·材料解读·  解读这个作文材料需要把握三个方向:  第一,关于“诸子百家”。  诸多百家思想博大精深,可读可感的角度和层面也很多。但在材料中,许多关键句提示了解读的特定方向。“遥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礼论道,为的是明确高尚的思想,坦荡的情节

5、。”首句提醒我们在解读时应从“思想”角度进入,而非社会功用评论。无论是对“讲求入世”的儒家、“讲究出世”的道家,还是对有许多品味途径的墨家思想,或者另选自我感悟较深的另一学派思想,表现的主题都不能脱离材料。  第二,关于“人生”。  题目要求,“如若细细寻找,在诸子百家闪光的思想里,我们一定会从中找到激励自己前行的力量。请选一位先秦哲人(不限材料中列举的)的思想认真解读,结合个人思考与生活体会”,关键点在于“从中找到激励自己前行的力量”,要求结合本人的“个人思考与生活体会”。因此如果写成了人物评述,便是脱离个人生活思考,未能理解题目对

6、自我认知的考核要求。3/3  写作需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而不仅是举出现象,更要分析本质与内涵,要有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如果仅是列举了先秦哲人的行为和影响,即使也有补充历史中相同人生追求的其他人物,也是没有达到“结合个人思考与生活体会”的层次。  第三,关于“人生的姿态”。  “姿态”指容貌神态,物体呈现的样子、风格、气度等。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人们推崇姿态的美高于容貌之美。所以,描写好“姿态”,要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及“内在的精神风貌”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写人物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精神品格等。如写成“生活的角色”“人生的定位”等

7、,便是忽略了人物外在风貌与内在精神的联系,没能正确解读出“姿态”的内涵。  ·立意方向·  1.人类财富,世界共识  /夺分素材/  人类生存的使命  1988年1月2日,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帕特里克·曼海姆。该文称,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探讨了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197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表了非常精彩的演说。他说

8、:“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点拨:孔子的学识与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今世界面临着千变万化的考验,人们可以从孔子的智慧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化为生存和发展的智慧,这是学习者与继承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