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

ID:49999162

大小:3.50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3-07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_第1页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_第2页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_第3页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_第4页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际关系心理学组员:黄天健130103900113徐金菊130105100328解陈凌梓130105100311程帅120106100209陈雨霞130105100305施建福130103900123人际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及其应用交往中人际吸引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应对人际交往的意义沟通信息认识自我协调关系保障健康人际交往的种类群体交往的五种基本形式链式环式轮式Y式全通道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1~首因效应素不相识的双方经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对双方继续交往产生的影响作用,也就是第

2、一印象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心理学家陆钦斯的实验:罪犯or学者第一印象心理学家陆钦斯曾做这样的实验:给两组学生看同一个人的照片。在看照片之前,对一组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另一组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然后,让这两组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对同一张照片,学生们作出了戴然不同的解释。第一组学生说:此人深陷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高高的额头表明死不悔改的固执。第二组学生则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高高的前额表明了他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这一实验充分说明了第一印象对

3、人际知觉的重要影响。影响第一印象的两类因素:相貌因素性格因素首次效应产生影响的原因:印记作用泛化作用首次效应与人际交往:看待他人时,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展现个人时,力争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衣着修饰要适度言行举止要适当待人态度要真诚2~吸引效应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彼此注意、欣赏、倾慕,并进而彼此接近以建立感情关系的历程。相悦因素体型相貌漂亮者更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相悦吸引不具有持久性相邻因素居住距离越近的对象,彼此间希望交往的愿望越强烈,进行交往的可能性越大。原因:互助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相似因素兴趣、爱好经历、地位态度和观

4、点相补因素相纳因素性格与能力最讨人喜欢的是精明而略带缺点的人。“仰八脚效应”实验:安排三位演讲者演讲:第一位语言流畅,举止大方,神情自然,表情丰富,富有激情,有感召力,表现可谓完美无缺;第二位说话断断续续,不符逻辑,内容平淡,神情拘束;第三位和第一位一样大方,但演讲中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水杯。之后对现场观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喜欢的是第三位演讲者。可能是因为人们觉得太过完美的人高高在上难以接近,或者会使自己相形见绌,而犯有一点小错误的人和自己比较接近,也较有亲和力。这种现象称为仰八脚效应。仰八脚指身体向后摔倒,仰面朝

5、天地躺着。3~近因效应"三日不见,刮目相看"在对人进行的长期了解中,最近了解到的东西往往占优势并掩盖了对该人一贯的了解。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对熟悉的人,新异表现易产生近因效应。4~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月晕效应、成见效应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鲜明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淹没了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原因:心理定势中心性质的扩散如何对待:优化自己的个性防止不合理的泛化和主观臆断5~刻板印象定型化积极作用:使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化消

6、极作用:刻板印象不一定符合实际群体对个体的心理效应规范与制约“霍桑试验”感染经验和体验的相似性情感程度积极的共鸣、消极的趋同促进与干扰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从众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产生原因:人对事物作出判断或选择时,既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又要凭借即时获得的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和知识。人有归属的需要,主观上有追求和群体规范相一致的倾向。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谢里夫的游动错觉实验服从个体遵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实在外在压力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

7、原因:传统教育塑造了个体的服从意识群体的规范与准则迫使个体服从群体约定俗成的惯例或权威人士的影响力迫使个人服从服从的两种发展取向:压力减弱时,回到原来的状态被迫的服从变成自觉的服从逆反个体对群体影响的一种温和的反抗。积极的逆反与消极的逆反体现了人心理要求的两重性:人的归属需要促使个体追求群体生活,愿意服从个体出于意志自由的需要,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行为方式如何应对:个人:增强集体意识领导:审视规范和准则的可行性,避免强制性命令依从个体对各种直接清楚的指示、恳求、期望采取与之一致的行为。引发依从行为的途径:言语劝说(注重氛围

8、、态度亲切、有理有情)互惠技巧承诺利用(登门槛技术)稀缺效应(稀缺、最后期限)示范效应“淋湿-关水-打肥皂-冲洗干净”实验负面效应“己不正,焉能正人?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留面子效应抵制过度依从的不良影响尝试忽略毫无意义的恩惠避免愚昧追求某些人的行为觉察虚假的稀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