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

ID:50016039

大小:637.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07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_第1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_第2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_第3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_第4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主讲人:王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葡萄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正常人进食后血糖都会暂时性升高,30-60分钟后可升到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2小时左右又会回到空腹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若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则调节功能失常,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上升,短时间不能恢复到原值,称为

2、耐糖失常现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受试者口服75g葡萄糖(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kg标准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于口服糖前及后1/2、1、2、3小时抽取静脉血测血糖值。试验方法:1、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测定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200-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直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

3、小时、3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一次测定血糖。整个实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试验结果:1、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30分钟—60分钟达高峰,峰值<11.1mmol/L;120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2、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7.0mmol/L;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峰值≥11.1mmol/L;120分钟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其中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病人如合并肥胖

4、、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糖耐量减低加重。3、糖耐量受损: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降。在非妊娠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在6.11-7.0mmol/L,120分钟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之间。如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正常,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的人最终转为糖尿病。而且这些病人不易发生糖尿病所特有的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或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而容易发生小血管合并症,如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病(冠心病或脑卒中)。4、其他糖耐量异常平坦型糖耐量曲线:特征是:a空腹血糖水平正常;b糖

5、负荷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高。不出现血糖高峰。c较短时间内(一般1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可由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引起。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ps:糖异生是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特点是服糖后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1.1mmol/L,而2小时后血糖值又低于空腹水平。这是由于胃切除病人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肝脏不能

6、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快,使2小时血糖明显降低。临床意义:OGTT对隐形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OGTT,只取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疾病(如柯兴综合征),有70%-80%病人有糖耐量降低;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不全等,都可呈现低平糖耐量曲线。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4.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低。5.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可能与病人处

7、于应激状态有关。6.肥胖症可出现糖耐量曲线异常,由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耐量常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糖耐量也可正常或呈低平曲线。7.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0.5-1.5小时之间血糖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主要适应症: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尿糖2.无糖尿病症状,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3.有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4.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5.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6.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病。注意事项:OGTT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饮食、健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

8、和精神因素等。假阳性可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精神紧张、急慢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烟酸、苯妥因纳、利尿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为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OGTT试验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