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制绒工艺.ppt

硅片制绒工艺.ppt

ID:50037841

大小:4.11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01

硅片制绒工艺.ppt_第1页
硅片制绒工艺.ppt_第2页
硅片制绒工艺.ppt_第3页
硅片制绒工艺.ppt_第4页
硅片制绒工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硅片制绒工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硅片制绒工艺zhejianguniversity制备绒面的目的减少光的反射率,提高短路电流,以致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陷光原理当光入射到一定角度的斜面,光会反射到另一角度的斜面,形成二次或者多次吸收,从而增加吸收率绒面光学原理单晶制绒单晶制绒流程:预清洗+制绒预清洗目的:通过预清洗去除硅片表面脏污,以及部分损伤层。机械损伤层(5-7微米)硅片单晶制绒预清洗方法:1、10%NaOH,78oC,50sec;2、①1000gNaOH,65-70oC(超声),3min;②1000gNa2SiO3+4LIPA,65oC,2min。2NaOH+Si+H2O=N

2、a2SiO3+2H2SiO32-+3H2O=H4SiO4+2OH-单晶制绒预清洗原理:1、10%NaOH,78oC,50sec;利用浓碱液在高温下对硅片进行快速腐蚀。损伤层存在时,采用上述工艺,硅片腐蚀速率可达5μm/min;损伤去除完全后,硅片腐蚀速率约为1.2μm/min。经腐蚀,硅片表面脏污及表面颗粒脱离硅片表面进入溶液,从而完成硅片的表面清洗。经50sec腐蚀处理,硅片单面减薄量约3μm。采用上述配比,不考虑损伤层影响,硅片不同晶面的腐蚀速率比为:(110):(100):(111)=25:15:1,硅片不会因各向异性产生预出绒,从而获

3、得理想的预清洗结果。缺点:油污片处理困难,清洗后表面残留物去除困难。单晶制绒预清洗原理:2、①1000gNaOH,65-70oC(超声),3min;②1000gNa2SiO3+4LIPA,65oC,2min。①利用NaOH腐蚀配合超声对硅片表面颗粒进行去除;②通过SiO32-水解生成的H4SiO4(原硅酸),以及IPA对硅片表面有机物进行去除。单晶制绒单晶绒面:绒面一般要求:制绒后,硅片表面无明显色差;绒面小而均匀。单晶绒面显微结构(左:金相显微镜;右:扫描电镜)单晶制绒制绒原理:简言之,即利用硅在低浓度碱液中的各向异性腐蚀,即硅在(110)

4、及(100)晶面的腐蚀速率远大于(111)晶面的腐蚀速率。经一定时间腐蚀后,在(100)单晶硅片表面留下四个由(111)面组成的金字塔,即上图所示金字塔。根据文献报道,在较低浓度下,硅片腐蚀速率差异最大可达V(110):V(100):V(111)=400:200:1。尽管NaOH(KOH),Na2SiO3,IPA(或乙醇)混合体系制绒在工业中的应用已有近二十年,但制绒过程中各向异性腐蚀以及绒面形成机理解释仍存争议,本文将列出部分机理解释。单晶制绒各向异性腐蚀机理:1967年,Finne和Klein第一次提出了由OH-,H2O与硅反应的各向异性

5、反应过程的氧化还原方程式:Si+2OH-+4H2O→Si(OH)62-+2H2;1973年,Price提出硅的不同晶面的悬挂键密度可能在各项异性腐蚀中起主要作用;1975年,Kendall提出湿法腐蚀过程中,(111)较(100)面易生长钝化层;1985年,Palik提出硅的各向异性腐蚀与各晶面的激活能和背键结构两种因素相关,并提出SiO2(OH)22-是基本的反应产物;单晶制绒各向异性腐蚀机理:1990年,Seidel提出了目前最具说服力的电化学模型,模型认为各向异性腐蚀是由硅表面的悬挂键密度和背键结构,能级不同而引起的;1991年,Gle

6、mbocki和Palik考虑水和作用提出了水和模型,即各向异性腐蚀由腐蚀剂中自由水和OH-同时参与反应;最近,Elwenspolk等人试着用晶体生长理论来解释单晶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即不同晶向上的结位(kinksites)数目不同;另一种晶体学理论则认为(111)面属于光滑表面,(100)面属于粗糙表面。单晶制绒各向异性腐蚀机理:Seidel电化学模型:单晶制绒绒面形成机理:A、金字塔从硅片缺陷处产生;B、缺陷和表面沾污造成金字塔形成;C、化学反应产生的硅水合物不易溶解,从而导致金字塔形成;D、异丙醇和硅酸钠是产生金字塔的原因。硅对碱的择优腐蚀

7、是金字塔形成的本质,缺陷、沾污、异丙醇及硅酸钠含量会影响金字塔的连续性及金字塔大小。单晶制绒绒面形成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腐蚀速率及各向异性腐蚀速率快慢影响因子:1、腐蚀液流至被腐蚀物表面的移动速率;2、腐蚀液与被腐蚀物表面产生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3、生成物从被腐蚀物表面离开的速率。单晶制绒具体影响因子:NaOH浓度溶液温度异丙醇浓度制绒时间硅酸钠含量槽体密封程度、异丙醇挥发搅拌及鼓泡NaOH浓度对绒面形貌影响:NaOH对硅片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制绒过程中,由于所用NaOH浓度均为低碱浓度,随NaOH浓度升高,硅片腐蚀速率相对上升。与此同时,随

8、NaOH浓度改变,硅片腐蚀各向异性因子也发生改变,因此,NaOH浓度对金字塔的角锥度也有重要影响。85oC,30min,IPAvol10%单晶制绒NaOH浓度对绒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