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

ID:50051867

大小:2.75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02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_第1页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_第2页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_第3页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_第4页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五_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五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2014年11月16日根的初生生长根的初生生长从根毛区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称为根的初生生长(primarygrowth),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primarystructure)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两侧的细胞壁)和横向壁(上下的细胞壁)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维管柱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初生木质部单

2、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在根发育的后期,外皮层往往转变为厚壁的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在机械组织的内侧为细胞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水稻老根局部结构——示表皮和外皮层的厚壁组织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在水稻老根中,部分皮层薄壁细胞互相分离,后解体形成大的气腔。气腔间为离解的皮层薄壁细胞及残留的细胞壁所构成的薄片隔开。水稻根、茎、叶中的气腔互相连通,有利于通气。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凯氏带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加厚和双子叶植物内皮层加厚明显不同,在根发育后期,其内皮层细胞呈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向壁未加厚。在横切面上,

3、内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呈“马蹄形”加厚。正对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处的内皮层细胞为通道细胞,一般认为通道细胞是维管柱内外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但有些植物根内皮层上无通道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内皮层栓质化的细胞壁上有许多胞间连丝,是物质运输的通道。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凯氏带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对比侧根的形成侧根起源于母根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组织内部,因此,它的起源称为内起源(endogenousorigin)侧根起源根的次生结构根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形成了根的次生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

4、栓内层)、成束的初生韧皮部(常被挤毁)、次生韧皮部(含径向的韧皮射线)、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含木射线)。辐射状的初生木质部仍保留在根中央。实验五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实验目的:1.掌握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特点。2.掌握单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特点。实验用品:显微镜棉花幼根横切面永久封片小麦幼根横切面永久封片棉花老根横切面永久封片实验步骤: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棉花幼根横切面永久封片表皮、皮层(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2.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小麦幼根横切

5、面永久封片草坪草的根表皮、皮层(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3.侧根:蚕豆侧根横切面永久封片4.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棉花老根横切面永久封片实验结果:棉花老根的次生结构,并注明各部分名称。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祝您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