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doc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doc

ID:50126586

大小:35.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doc_第1页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doc_第2页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体会作者:墩头镇仇湖小学王祥云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郭沫若也讲过,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对小学生习作提出过高、过难、过急的要求,其结果往往有悖于我们的初衷。欲速则不达,农村孩子的作文要写出农村孩子的纯朴、自然,写出农村人真实的生活面貌,让他们的作文回归“自然”。用“自然”语言翻阅学生的习作,这样模式化的语句举不胜举:描写教室安静,一定是写“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做错事时就写:“

2、这时红领巾在我胸前飘动,仿佛在说,少先队员怎么能这样做呢?”……写好人好事的文章结尾都要写:“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学生纯朴、真实的语言被公共或成人化语言所代替。这样的语言,不负载情感,更失去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个性。其实,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最活泼、语言接受最迅速的时期,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生活空间狭窄,思想特别单纯、幼稚,表现出来的语言往往稚拙纯真、新鲜生动、富有个性。所以,此时最应让他们的作文的语言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出污泥而不染”,体现出农村孩子特有的朴实、自然美。教学生不写套话。引导学生不说假话、空话,不照搬照抄,不

3、机械模仿别人的语言,提倡写自己思考的个性语言,努力使内心的感情和外在的表达一致。教学生“言之有物”。学生作文之所以会机械模仿、挪用别人的语言,主要是自己的语言贫乏,不知如何描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我们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善于倾听并评价学生表达的内容,使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做到“言之有物,言之自然”,再也不会发生以上所举的事例了。重视作文教学中的“小组讨论”。现在,我们都大力提倡阅读教学中“小组讨论”,但我们不能忽视作文教学也需“讨论

4、”,因为几个学生在一起,他们是平等的,发表见解没有了拘束,可以敞开心扉。学生把对客观世界的个体体验在讨论与交流中予以内化和升华,让他们用“童心”、“童趣”、“童言”表述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纯真的语言得以锻炼、提高,真正让作文教学回归了“自然”。二、选“自然”题材农村孩子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空间狭窄了些,尤其是课外生活,不能像城市学生那样逛公园、动物园啦,吃肯得基、麦当劳啦,陪父母逛夜市啦,到网吧上网聊天啦等等,这似乎给孩子们的习作选材缩小了范围,减少了生活情趣,使农村生活暗淡无光,缺少生气。所以,我们农村的孩子在习作时都将目光瞄准

5、了一些作文书籍,“如饥似渴”地搜集素材,于是一篇篇优秀的、生动的“城市化生活”作文跃然纸上,我们或许会为文章的“精彩片段”拍手叫绝呢!如果我们静心观察思考,定会发现这是农村孩子的作文吗?他们的房子是套房吗?夜晚有那闪烁的霓虹灯吗?偏僻的山村有那挨家挨户送牛奶的人吗?……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作文虚构的坏习惯,不会描写真人真事,写得再好,也会让人“索然无味”。难道农村生活就真的淡如止水了吗?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用那优美、朴实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幅朴素、幽雅的山水田园风光作品,又有多少名人侠客隐居偏僻、幽静的深山密林之中,可见,农村具有独特的

6、魅力。我们教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带领孩子们去观察、探索、研究它,为孩子们挖掘出丰富的习作的素材,使他们写出自己的作文来。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新课标”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挖掘农村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写出真正的农村人、景、物,并把这些内容有目的地写得丰富些。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自然、感受农村自然的美丽。如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欣赏农村大自然的美

7、丽风光,并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随时把观察到的、听到的及其自己的感悟记下来,写成日记,积累生活素材。例如,我在教学第5册习作3时,课文要求写图画上的景色,然后再写写某种动物,我发现学生带有为难情绪,便灵机一动,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农田、小河,欣赏秋天田野的美景,弯下腰、抬起头,看看你能发现哪些动物,仔细去观察。回来后,要求学生以“野外”为主题写篇文章,学生便愉快地进行习作,而且一挥而就。可见,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也活跃了,再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咬笔头、苦思冥想了。融入社会,体验生活。社会生活是习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原生态的社会环

8、境中的体验才显得亲近。因此,我们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纯真的目光审视这个社会,去做生活的参与者、社会的小主人,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地成长。如:开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发现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