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

ID:50163567

大小:9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6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_第1页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_第2页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_第3页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_第4页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

2、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

3、,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会基本仪器工具的使用:刻度尺、钟表、液体温度计、天平(水平调节、横粱平衡调节、游码使用)、量筒、量杯、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电笔、电能表。  8、传播介质:声音: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光: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9、常见的(1)晶体(有一

4、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常见的导热体:金属,不良导热体:空气,水,木头,棉花等。  常见的新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记忆合金、隐形材料。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

5、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  14.

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

7、上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电影);幻灯机(凸透镜u>f)  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时成的像  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