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童稚记趣》备课指要素材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童稚记趣》备课指要素材冀教版.doc

ID:50199119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6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童稚记趣》备课指要素材冀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童稚记趣》备课指要素材冀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童稚记趣》备课指要素材冀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童稚记趣》备教指要这是一篇回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课文围绕“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典型事例,真切地再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片断,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想像、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一、为什么选这篇文章呢?1.文章的主题适合本单元的要求。2.全文围绕一个“趣”字来写,对学生有吸引力。3.这篇散文文字简洁、篇幅短小,适合在这个学段学习。二、提示几个学习要点1.课文记叙了几件趣事?表现了怎样的“趣”?课文围绕中心写了五件趣事:观蚊如鹤的情趣;观赏“群鹤舞空”的情趣;观赏“青云白鹤”的情趣;观赏丛草、虫蚁、土砾的情趣;观看蛤蟆捉虫和鞭打蛤蟆的情趣。在

2、记叙中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开头总叙“物外之趣”,文字极为简略。主体部分记叙了几件趣事,写得详尽具体。全篇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2.联想丰富、想像奇特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章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作者把飞舞的蚊群,想像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像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像为森林;把虫蚁想像为野兽;把土块碎石想像为丘壑,这些奇特的想像、丰富的联想,是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像的,富有儿童生活情趣。3.体会本文语言简洁质朴、生动传神的特点。“夏蚊成雷”只四个字就写出了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令人如闻其声。“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只八个字就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观赏

3、群鹤舞空的专注神情、入迷程度,写得十分传神。“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极为生动地描写了蛤蟆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诸如此类,都体现了本文的语言特点。三、提几个教学建议1.从激趣切入,引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学问,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是很难学好的,学习文言文尤其如此。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远离学生的生活,而且语言文字障碍比较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是自然的。本文短小精悍、文字上浅显易懂,全文围绕“趣”来写,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教学时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带动课文的学习。22.从培养人的宏观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这是新学段的第二篇

4、文言文。老师要从新课程的角度定位。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理念,就是要把文言文教学放在培养人的的宏观角度。作为教师,教文言文的基本思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把文言文背后存在的那些传统文化的知识,积淀下来的智慧释放给学生(例如田忌赛马是智慧,曹刿论战是智慧,曹冲称象是智慧,晏子使楚是智慧……),并把它与现代的生活进行类比、进行联系,把它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3.整体感知,熟读成诵。诵读是直接感知课文语言和内容的有效途径,学习这篇课文要把诵读放到重要的地位。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把握句中停顿、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当堂熟读成诵。4.学习这篇课文可与《从百草园到三

5、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部分比较阅读,让学生找出二者的相同点。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