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

ID:50218711

大小:317.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0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_第1页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_第2页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_第3页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_第4页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卷第3期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Vol.18,No.31998年8月MARINEGEOLOGY&QUATERNARYGEOLOGYAug.,1998*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李双林(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摘要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可分为西伯利亚板块、黑龙江板块、华北板块和中生代陆缘地体组合4个构造单元,作为兴蒙造山带主体的黑龙江板块并非是简单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而是由介于两大板块之间的中、小块体群组成的拼合带,以燕山期为界,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演化可分

2、为块体的多级序拼合和环太平洋域构造演化两个过程。关键词块体多级序拼合兴蒙造山带在我国诸多造山带中,兴蒙造山带(Xinganling—MongolianOrogenicBelt)可能[1]是目前已知发展历史最长、构造岩浆活动最复杂的一条巨型造山带。造山带现今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属中亚—蒙古巨型造山带的东段。关于兴蒙造山带及邻区构造格局和演化历程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争议较大,至今尚未取得一个有关全局的共识。这一地区不仅是解决东北亚乃至东亚大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同时也是深化全球板块构造演化机制的关键地区。对兴蒙造山带及邻

3、区地质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的认识有一个不断认识和发展的过程。[2~4]在80年代以前乃至80年代初期,体现较多的是多旋回观。80年代以来,多数学者已不同程度地应用板块构造理论来分析这一地区的地质现象,确定了一系列反映板块构造作用证据的蛇绿岩、蓝片岩及与板块俯冲、碰撞有关的火山—深成岩带。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板块构造理论在这一地区,特别是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研究达到高潮,从而,深化了对兴蒙造[7~9]山带及邻区地质构造格局和演化的认识。与此同时,吉黑东部的地体构造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提出并明确了佳木斯地体和那丹哈达岭地体的范围、类型及拼贴时代和方[10~1

4、2]式。就兴蒙造山带内部而言,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中、小块体在造山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地质事实表明,兴蒙造山带并非简单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而[9,13]是由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中、小块体群组成的构造拼合带。1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一作者简介:李双林,男,1962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区域构造与地球化学研究.收稿日期:1997-09-18张光威编辑46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8卷1.1造山带及邻区主要构造边界带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边界带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中、小块体之间的构造边界带,在这

5、里称之为构造拼合带。其特点是构造带规模不大,拼合作用强度不大且往往与拼合块体的大小呈对应关系,拼合作用多为一次完成,沿拼合带出露的蛇绿岩多为陆间小洋盆型。这类构造拼合带包括有贺根山—嫩江构造拼合带、嘉荫—牡丹江构造拼合带、克鲁伦—赛音山达—得尔布干构造拼合带和好尔图庙构造拼合带;另一种类型是中、小块体群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构造边界带,在这里称为构造对接带。其特点是边界带的规模大,在横向上多穿切不同的构造块体,拼合作用的强度和时间跨度大,往往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沿拼合带经常有大型推覆构造或沉积超伏存在。这类构造对接带包括有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对接带、

6、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构造对接带和以敦密断裂为主体的郯庐剪切系统。贺根山—嫩江构造拼合带是造山带内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的分界,大致构成多宝山—伊尔施—乌兰浩特地层小区的东界。沿此带出露有贺根山蛇绿岩带,同时,在嫩江断裂附近有82个超基性岩体呈带状分布。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上,此带的东西两侧存在着明显差异。西部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主要为一套火山—沉积建造,发育了巨厚的基性—中酸性钙碱系列火山岩,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属中压类型;东部的前寒武纪主要是一套稳定型的陆源碎屑岩—碳酸岩建造,变质程度高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属低压类型。该带东西两侧前寒武纪基

7、底岩石的化学组成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富钾、铝、LILE、REE、Nb和Zr,贫钠;西部富钠、过渡族元素,贫钾、铝。同时,古生代以来花岗质岩石和各时期地层的[14]细碎屑岩的化学组成也同样反映了这种东西差异。对嘉荫—牡丹江带构造性质的认识最[15]有意义的是黑龙江构造杂岩—黑龙江岩系的发现。在构造混杂岩内部混有解体的蛇绿岩和经历高压变质的蓝片岩等残块。从而表明嘉荫—牡丹江断裂带并非一简单的南北向断裂,而是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的构造拼合带。克鲁伦—赛音山达—得尔布干构造拼合带在我国境内主要是得尔布干断裂带。在得尔布干带,目前尚未发现有拼合带应有的直接

8、地质证据。但在地球物理,如重磁异常上却有明显显示。该带东西两侧在重力异常上都以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