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docx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docx

ID:50224568

大小:30.2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5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给任务型教学生命任务型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这课通过列举污染源,学生更清楚当前环境的不仅如人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讨论保护环境的措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本课教学Don’t…和No…句型,是对学生进行环保及安全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学完主句型之后

2、,我进行了大量操练,之后由学生自由练习。1、本文所设计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让学生列举污染源,学生讲出了很多的污染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等。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真实。加速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增加了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时,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原则。2、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巧妙地运用了合作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同学们以主人翁的身份,提出

3、了种种解决方法。解决水污染问题,他们先用劝说的办法,当此法行不通时,再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最后,上告政府;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他们号召人们骑车上班、乘公交车。他们要求政府增加公交车辆,建造地铁。3、老师因势利导,请他们回忆一下,以前有否做过有损于环保的事情。其实是在英语课上进行德育的渗透。在这么和谐,民主、激动的气氛中,同学们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纷纷讲述了自己以前的不文明表现。当老师问他们以后还会做这种事吗?他们很真心地回答“No”。自然恰当的德育渗透,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使活动达到了高潮。总之,整个过程,教师不是在“教教材”,

4、而是在“用教材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课标》说;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同学们回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作自我批评,是活动的高潮,是自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的最有效手段。当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利用同学们的这份热情,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用英语采访同年级的别班同学,让同

5、学们在同龄人面前很自然地回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然后,以此为依据,让本班同学用英语向全校同学发一份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倡议书。这不但会在全校兴起一股学英语的热潮,还会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这是实实在在的任务型教学,体现了学中用,用《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实现任务的同时,感受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才真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