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

ID:50284840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7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_第1页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_第2页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_第3页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_第4页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促进教育公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怎样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问题背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词。它告诫人们,即便是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接受教育,人同样可以获得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处于社会下层的弱势者因为拥有知识而摆脱了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其生存状态将会得到明显改善。但有时我们会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或上不起学、农村合格教师匮乏、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流落在农贸市场。在城市,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由于同一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家长要向重点初中、高中交

2、纳数万元不等的择校费。在高校,高额学费成为贫困生上学的负担,同时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十六大以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次强调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

3、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2007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受教育的程度对一个人的就业、收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如今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机会的均等是

4、最根本性的均等,它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予每个人向前发展的动力,给予每个人向上流动的希望。但是,国家教育整体投资不足,又多投放于城市,致使城乡教育差距已经成为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之一。教育的深重负担,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未来,也对农民眼下的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是媒体还是网络,“教育公平”这四个字的使用频率一直居高不下,正反映了教育存在不平衡的现状。这个问题也到了不能再回避的关口!可以说,教育不但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命运,也关系着眼下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生活的荣辱悲欢。现在从“两会”上传来消息,政府将逐步担负起应

5、有的责任,教育投资向农村倾斜,扩大“两免一补”的范围,创造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使农村的孩子不再因贫困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这无疑将是大力推进公平教育的一个转折性的开端。今年“两会”所有话题都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这个核心,这是人民生活提高、国家兴盛的时代需求,是民心所望的目标。要建立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公平是基础,而教育的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缺乏公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

6、使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农村师资队伍学历未达标,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等现象较为普遍。二、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拥有较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可以凭其拥有的资本以较低的分数上好学校,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阶层差距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这表现为,部分进城农民工子女失学,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很多学校仍然要收借读费、赞助费。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工家庭最大的负担之一。

7、四、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校招生指标投放计划存在地区差异,每年高考录取率东部高于中西部,大城市高于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高校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平衡性,直属高校在属地投放的招生计划比例较大,导致稀缺的优质高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受到强烈质疑。五、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造成新的不公。目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使部分贫困家庭难以承受,高校贫困生比例占到了20%。由于高中阶段贫困生救助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放弃读高中或辍学。“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一、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

8、、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因此,不仅新增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存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